什么是呼叫中心知識庫?呼叫中心知識庫就是對特定信息進行分類收集、合理存儲、智能查詢并可以更新維護的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它是呼叫中心系統(tǒng)重要組成部分,是日常業(yè)務運行的載體。一套健全的知識庫系統(tǒng),不但可以保證日常業(yè)務的正常運行,還可以成為呼叫中心管理和業(yè)務拓展的強有力的工具。那么,建設呼叫中心知識就變得尤為重要。如何搭建一個完善的知識庫呢?
一、確定核心的的知識內容在時間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知識庫建設者必須在知識庫建設的初期明確要管理的知識內容、類型、其價值在何處,這樣才不至于一把抓,導致核心知識和外圍知識都無法很好管理的狀況出現(xiàn)。
二、控制知識產出,確定知識來源和動力人是知識的載體,也是知識產生、組織、利用、創(chuàng)新的源泉。在知識庫建設中,必須明晰知識的來源:誰應該產生何種知識,他為什么要產生、產生的知識誰會去“消費”。如果不結合組織內的每個崗位、流程與需求去分析,那么就很難要求知識共享,在這種情況下即便產出了“知識”,知識的價值也很難保證。
“我讓你共享知識,但不告訴你共享什么。為什么不告訴你呢,因為我也不知道”,出現(xiàn)這個問題的原因是沒有對知識的產出進行過分析,“知識分享”的要求不可以執(zhí)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員工為什么要共享,這是知識管理的動力問題。
三、知識內容的組織如何將產生出來的知識進行整理、系統(tǒng)化、合理的分類和提供檢索工具才能方便人們自如的獲取?在業(yè)務工作中產生出來的知識大部分是“知識碎片”,大都是不系統(tǒng)的,在知識的內容組織階段需要做“知識碎片”的分層級和系統(tǒng)化工作。對于社區(qū)、論壇等產出的“碎片”需要先進行第一步的處理,類似于BBS的精華區(qū)分類、整理,然后再經過知識的入庫流程,加入審核、標準化的工作才能加入知識庫。知識分類的核心是分類維度確定和具體維度下的細分,要從用戶而不是知識管理人員的角度去分類,研究他們是如何發(fā)現(xiàn)內容的。知識權限的設定需要建立相應權限模型,大部分是默認權限,默認之外的內容涉及相應流程。
四、知識的利用只有把知識學以致用才能發(fā)揮知識的作用。
我們經常見到有許多“宏偉”的知識庫,但是從來沒有人去用。沒有人用的知識庫存在的問題是“我們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就是不知道問題是什么”。如何建立知識與具體的業(yè)務的關聯(lián)、打破知識業(yè)務“兩張皮”的問題是關鍵。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在知識庫第二步做知識的產出分析的同時做知識的利用分析,誰是知識的用戶和消費者,他們在什么場景下使用這些知識。從知識使用者的角度去分析他們的具體需求:為完成哪項工作,需要哪些知識、這些知識該如何表達和傳遞。
五、知識的不斷創(chuàng)新知識庫里面的內容越來越多,但大部分知識內容是零散的、片段的、基于經驗和項目產生的。這些內容與用戶的使用方式和應用場景存在距離,知識的創(chuàng)新指從用戶的使用角度出發(fā),根據(jù)用戶的層級、應用場景去重新組織內容。譬如新員工和做新項目的用戶,他們存在的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問題,如果僅僅是被動等待用戶查詢,可能根本沒有人使用,這個時候可以用“知識圖譜”的方式來滿足。譬如對于經常的問題點和錯誤點,可以采用知識+場景的方式,幫助用戶去規(guī)避工作中的錯誤與問題。
(文章轉載于天潤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