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都有屬于自己地方的特色,各種當地的特產很多旅客回去的時候都會帶上一些回家,畢竟回去之后再想吃這么有特色的并一定吃得到了,各地的美食都是人們所喜歡的。
![](/d/20211022/872f0d13813ccdac2e1fe48d09834296.gif)
近日,瀏陽新增一個國家地理標志商標——“瀏陽豆豉”,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核準注冊成為瀏陽市第8個國家地理標志商標。
瀏陽豆豉生產歷史悠久,可追溯至清代。據了解,瀏陽豆豉以泥豆或小黑豆為原料、經精加工而成。成品豆豉呈黑褐色或醬紅色,皮皺肉干,質地柔軟,顆粒飽滿。加水泡脹后,汁濃味鮮,是烹飪菜肴的調味佳品。
2015年,瀏陽市太平橋食品豆豉廠(下稱“太平橋豆豉廠”)等7家企業(yè)發(fā)起成立瀏陽市豆豉生產工藝傳承保護協會。2019年4月,協會申請注冊“瀏陽豆豉”地理標志商標,歷時兩年多努力,終于注冊成功。
“‘瀏陽豆豉’國家地理標志商標的成功注冊,對維護瀏陽豆豉在國內外市場的聲譽、提高產品知名度、提升產品附加值以及促進產業(yè)發(fā)展、增加農民收入等具有重要意義?!笔惺袌霰O(jiān)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瀏陽豆豉的市級非遺傳承人黃迪全今年79歲,已經堅守豆豉產業(yè)數十年。黃迪全所在的太平橋豆豉廠于1982年成立,仍沿用瀏陽古法做豆豉。
8月23日下午,在太平橋豆豉廠的生產車間外,記者見到大量豆豉平鋪晾曬,這是豆豉制作的最后一步。“采購回的豆子,首先要經過清洗和蒸煮,而后制曲、發(fā)酵,這是最關鍵的兩步?!秉S迪全說,制曲時的溫度與濕度、發(fā)酵時長等都有講究。古法工藝,成就了瀏陽豆豉濃郁、獨特的風味。
由小黑豆做成的瀏陽豆豉,是湖南人的飲食日常。近年來,隨著瀏陽蒸菜走向全國,瀏陽豆豉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全國各地人民的餐桌上。
“瀏陽豆豉主產區(qū)在西鄉(xiāng)、東鄉(xiāng),年產量約為8000噸。隨著此次國家地理標志商標的成功注冊,年產量有望增加。”瀏陽市豆豉生產工藝傳承保護協會會長黃明達表示,接下來,協會將進一步加強品牌建設,讓瀏陽豆豉真正成為一塊金字招牌,通過瀏陽豆豉產業(yè)發(fā)展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和農村勞動力就業(yè),更好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近年來,瀏陽堅持“品牌興市、質量強市”戰(zhàn)略,依托地理標志,培育培優(yōu)特色產業(yè),讓地理標志成為金字招牌,讓地標產業(yè)成為富民產業(yè)。截至目前,瀏陽已擁有8個國家地理標志商標,分別為:瀏陽花炮、瀏陽煙花、瀏陽鞭炮、瀏陽蒸菜、瀏陽菊花石雕、瀏陽夏布、瀏陽茶油、瀏陽豆豉。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到瀏陽去游玩,可以品嘗下當地的特色美食,是不是特別的讓人心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