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8月25日電 歐盟委員會21日通過一份政策文件,要求歐盟27個成員國的政府及相關行業(yè)加緊落實eCall計劃——交通事故自動緊急呼救系統(tǒng),以減少交通事故的死亡率。
早在2001年,歐盟就啟動了eSafety計劃,參與者包括歐盟委員會以及歐盟成員國的相關部門、汽車廠商和通信運營商。該計劃的目標是:利用現代通訊技術,加速發(fā)展智能化安全系統(tǒng),以降低事故的發(fā)生率與傷亡率。而eCall計劃,正是eSafety計劃的一部分。
所謂eCall系統(tǒng),指的是在車輛內安裝一個黑盒子,當汽車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而擊發(fā)安全氣囊時,結合車上的GPS,系統(tǒng)能自動撥打歐盟國家統(tǒng)一的急救電話112,將急救呼叫信號以及事故車輛所在位置信息通過無線通訊網絡以最快的速度傳送給最接近出事地點的緊急事故處理中心。對于那些事故發(fā)生時不清楚事發(fā)位置或受傷不能打電話的人來說,這個系統(tǒng)的好處尤其明顯。
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08年歐盟共發(fā)生120萬起交通事故,3.9萬人死亡,170萬人受傷,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每年高達1600億歐元。據估算,eCall系統(tǒng)運行后,事故響應時間將縮短50%;由于能更快速地搶救傷員,在歐盟國家,每年將有2500條生命被及時挽救;而歐盟國家則相應地每年將會節(jié)約260億歐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安裝先進的eCall系統(tǒng),每輛車的支出費用不到100歐元,這也為這一計劃能得到普遍實施奠定了基礎。
技術問題已經解決,統(tǒng)一標準也制訂出來,但目前在歐盟國家為新車安裝eCall系統(tǒng)還屬于自愿行為,暫時還沒有車輛安裝這一系統(tǒng)。不過歐盟委員新出臺的政策文件,已經要求各成員國從明年開始推行此系統(tǒng),到2014年所有車輛必須安裝。除此以外,歐盟委員會還計劃通過立法,在全歐洲推廣此系統(tǒng)的應用。
推行eCall系統(tǒng)需要各國政府、汽車廠商和通信運營商的合作。目前,已在eCall系統(tǒng)備忘錄上簽字的歐盟成員國有15個,而冰島、挪威和瑞士作為非歐盟國家也已簽字加入這一行列。比利時、保加利亞、匈牙利、盧森堡、羅馬尼亞和波蘭表示,將在適當時候簽字;然而出于對個人增加支出的擔擾,丹麥、法國、愛爾蘭、拉脫維亞、馬耳他、英國等6個國家對此項計劃反應并不積極。(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