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同樣的時間做電商的具體工作,例如做網(wǎng)店,同樣了旺旺,同樣發(fā)貨等等,但如果單筆的利潤差異大到N倍,那時間久了收益差異大到很難想象,下面我們從營銷的角度來分析下:
展廳里擺放著4款樣車,價格分別為12.98萬、14.18萬、16.58萬、18.88萬??蛻暨M店來后,你會優(yōu)先選擇哪款推薦給他?
A、先詢問客戶的購車預算,再做相應推薦。
B、優(yōu)先推薦12.98萬的。
C、優(yōu)先推薦18.88萬的。
D、優(yōu)先推薦14.18萬的。
E、優(yōu)先推薦16.58萬的。
每次講授銷售課程,我都會讓學員們做這道選擇題,得到的結(jié)果是:80%以上的人選擇了A。
為什么要選擇A?
“因為所有的銷售員都是這樣做的呀,很多銷售類書籍上也是這樣教我們的呀,當客戶來店的時候一定要做需求分析,其中就包括預算分析,然后再根據(jù)預算,有針對性地推薦。”
這樣的答案讓我很奇怪。
為什么汽車銷售中要先詢問客戶的購車預算?你到飯店吃飯,只要你一坐下來,就會有服務員拿著菜單過來問:“先生,現(xiàn)在點菜嗎?”他們?yōu)槭裁床辉儐栆幌履愠燥埖念A算是多少?你去時裝店買衣服,為什么一進店之后,銷售員就鼓勵你隨便試穿衣服,而不是先詢問你的預算?你到超市去買食品,為什么沒有人詢問你的預算?為什么到了汽車銷售這兒,卻要詢問客戶的預算?
換位思考一下,你自己去購物的時候,你希望銷售員詢問你的購買預算嗎?如果你不希望,為什么還要去詢問自己的客戶呢?
一旦你詢問了客戶的購車預算,他就會告訴你,他的預算是13萬左右。那你是不是只能根據(jù)他的預算去推薦12.98萬的車型?之后,客戶就會在這款車型上跟你討價還價,最后的成交價格是不是只能在13萬以下?客戶花在這款車上的車窗玻璃貼膜、裝飾精品座椅套,有多大的可能會比花在價格為16.58萬的車型上更多,你掙到的錢是比價格為16.58萬的少還是多?
為什么要選最貴的?
如果是我,我肯定不會去詢問客戶的預算,而是千方百計地把展廳里面價格最貴的產(chǎn)品優(yōu)先推薦給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第一,客戶不喜歡銷售員詢問自己的購買預算,就如同不喜歡別人詢問自己的月工資收入一樣。而且,他也不會把真正的購買預算告訴你。為什么?
如果這個預算是真的,那是不是意味著對方把價格底線暴露給你了?那不就等于直接向你繳械投降了嗎?
也許你會認為,通過詢問客戶的購買預算,可以提前探尋到客戶的價格底線呀。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到了后期他們?yōu)槭裁催€會跟你在價格上死纏爛打,恨不得把你們公司的利潤全部擠掉?
顯然,你想通過詢問客戶的預算來探尋他的價格底線,是行不通的,反倒有可能引起客戶的不爽!
第二,優(yōu)先推薦高價車型,客戶購買高價車型的可能性更高。
在人的一生的感情生活中,印象最深刻、最戀戀不舍的總是初戀。同樣的道理,最貴的產(chǎn)品最先推薦給客戶,就相當于在他內(nèi)心里植入了初戀,當他再看其他車型時,內(nèi)心里總會想起第一個接觸到的車型。用心理學上的專業(yè)詞匯來說,就是他被錨定在高價產(chǎn)品上了。在這種心理作用下,他購買高價貨的可能性就比較高。
如果客戶確實買不起呢?
那么他就有四種可能行為:
1.找朋友借款買;
2.找銀行按揭貸款買;
3.推遲一段時間,等攢夠錢了再來買。
以上三種,他都是你碗里的菜。
4.買不起,又不想走前面的三種購買路徑,他就會千方百計地購買和最高價產(chǎn)品最接近的產(chǎn)品,而不會去購買價格最低的。
只要他盡力購買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所能購買的最高價產(chǎn)品,作為銷售員的一方也獲勝了。
第三,客戶在高價產(chǎn)品上會消費更多的附加產(chǎn)品。
俗話說好馬配好鞍,這是一種人人都會有的匹配心理。你買了寶馬7系,高品質(zhì)大屏幕GPS導航系統(tǒng)不來一個?高級的全車座椅套、高檔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不來一套?這些東西才是來利潤的玩意兒!
第四, 讓你獲得更大的價格談判空間。
誰都喜歡價格優(yōu)惠,而且是優(yōu)惠越多越好。一輛60多萬的奧迪高檔轎車,客戶能享受到的價格優(yōu)惠動輒五六萬,而一輛七八萬的自主品牌家用轎車,有三四千優(yōu)惠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即使60多萬的奧迪A6,能給客戶的價格優(yōu)惠也比30多萬的奧迪A4要多一些。
所以推薦時,要么選價格最貴的,要么就把產(chǎn)品的銷售價格盡可能往上報,來一個獅子大開口,然后再大方地把優(yōu)惠讓出去,客戶要優(yōu)惠的心理需求滿足了,銷售員該保住的利潤也保住了。
第五,聰明的銷售員不應該去考慮客戶有沒有錢,而是要千方百計地激起他的購買欲望。
人是一個動物,而且是一個有感情、會沖動、貪得無厭的動物。這一點在美國心理學家阿倫森所著的《社會性動物》一書中已經(jīng)做了證明。
雖然我自認為是一個對消費者心理有所研究的人,也早已識破了銷售人員的那一套,但是在2010年,我就不顧一切地滿足了一次超過自己能力所能承擔的欲望。當時我本來想買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到了售樓中心,被漂亮的售樓營銷一忽悠,我就買了一套140平方米的。錢不夠,就到處去借錢也要買。
聰明的銷售員,會把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激發(fā)出來。只要他的欲望超出了理智,就會愛慕虛榮,就會沖動,就會任你擺布,最終成為你的囊中之物。
如何把高價貨賣出去?
上海市中春路上有一家汽車4S店,有個叫作小孫的銷售顧問,她就從來不去詢問客戶的購車預算,而是詢問他們來店之前是否了解過他們銷售的車型。
如果客戶說了解過,她就詢問了解過哪款具體的車型,然后根據(jù)客戶比較感興趣的車型,帶他去看具體的車子,一邊看一邊詢問客戶的職業(yè)。
了解到職業(yè)信息后,她就會跟客戶說,那個車子配置太低了,不適合他,推薦他去看配置更高、檔次更高的車型。用這個方法,一般有三分之一的客戶會改變自己原來的意向車型,而選擇更高價位的車型。
如果客戶對她們銷售的車型沒有太大了解的呢?
那就更好對付了。
小孫會直接指著展廳里面價格最高的那款車型對客戶說,那是她們店里賣得最好的一款。這時的客戶會受這句話的影響,對那款賣得“最好”的車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于是就去看了。這就像我跟你說,要給你介紹一個我們公司長得最漂亮的女孩子給你做女朋友一樣,你也會特別感興趣的。
看車時,小孫會向客戶細致地介紹產(chǎn)品豐富的配置,比如有GPS導航系統(tǒng),全尺寸天窗、全車安全氣囊、ESP系統(tǒng)、環(huán)景式影像倒車雷達、真皮座椅、電磁減震懸掛等等,基本上能想到的配置都有了。
如果客戶嫌貴,她就向客戶推薦下一款價格稍微便宜一些的車型。這時候客戶會發(fā)現(xiàn),價格是便宜了一些,但是配置卻少了,比如價格16.58萬的車型會比18.98萬的車型少了GPS導航功能、少了兩個側(cè)面安全氣囊,少了影像倒車雷達。
如果客戶還嫌貴,她就帶客戶去看14.18萬的車型??蛻粲职l(fā)現(xiàn)14.18萬的車型又少了一些配置,比如少了真皮座椅,少了大尺寸天窗,座椅調(diào)節(jié)功能由原來的電動調(diào)節(jié)變?yōu)槭謩诱{(diào)節(jié)了。
還嫌貴,就再去看價格12.98萬的車型,和14.18萬的比,沒有了安全氣囊,沒有了ESP系統(tǒng)。
再去看價格11.98萬的車型,發(fā)現(xiàn)除了沒有上面提到的這些配置之外,連內(nèi)飾的顏色都不一樣了,輪胎的尺寸都小一號。如果你是客戶,你會要價格11.98萬的?
于是最后出現(xiàn)的最多的情況是,客戶會覺得,最低價位的車型上什么值錢的配置都沒有了,價格還要賣11.98萬,于是就去選12.98萬到18.98萬之間的車型。
還有一小部分客戶會選擇頂配的18.98萬的車型。選定了高配車型之后,客戶就會在車輛保險、車身玻璃貼膜、腳墊、方向盤套、座椅套等等附件上花更多的錢。
不要去詢問客戶的預算,也不要去考慮客戶有沒有錢。客戶能進到你的店鋪來,他就是帶夠錢來的。一個打算購買10萬元產(chǎn)品的客戶不會到均價80萬的奔馳4S店去看車;同樣的道理,一個打算購買價格80萬的奔馳的客戶,也不會到價格10萬以內(nèi)的普通家轎4S店去看車。
聰明的銷售員,你盡管去服務好他,把他的購買欲望充分激發(fā)起來就好,他會千方百計去籌錢的,不信你就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