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中心的電話銷售和面對面銷售有個很大的不同,就是面對面銷售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客戶做現場演示,可以給客戶出示各種各樣的宣傳單頁……但是電話銷售中的雙方,可能相隔萬水千山,雙方的交流主要是通過一根細細的電話線,以語言交流的形式進行,而我們能夠通過語言描述清楚這些問題嗎?在這中間有沒有可能僅僅因為語言的不同,僅僅因為你說話水平的高低,使得客戶出現完全不同的反應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你們公司有款產品原來一直銷售價格是1999元,今天突然做活動調整到999元,于是你和客戶這樣講張先生,您希望了解的這款產品是我們剛剛推出的特價機,價錢特別便宜,只需要999元. 當然你也可以這樣和客戶講張先生,您希望了解的這款產是我們公司為了三周年慶,特別推出的活動機型,性價比特別好,原來售價是1999元,今天特別給予優(yōu)惠1000元,只需要999元.
當你聽到特價與便宜的時候,心里有什么感覺?是不是覺得這個銷售人員有點看不起自己,覺得自己是一個只買便宜貨的人?但是.......
當你聽到三周年慶活動機型與性價比好的時候,是不是又感覺到自己運氣很好,買到一款劃算的產品呢?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大腦在理解的時候,提取語言文字的聲音是第一步,提取語言文字的表面含義是第二步,提取語言文字的深層含義是第三步。
然而由于個人思維層次不同的原因,使得我們很多時候會認為便宜和性價比好是一個道理,這是一種思考盲點,所以當客戶需要便宜產品的時候,我們可以借用思考盲點,將其轉換為推薦性價比好的產品,而客戶的大腦卻可能無法發(fā)現這一點。
也就是說,電話銷售人員可以將客戶的異議換一個看似差不多的說法,在客戶毫不知情的情形下,將異議化為無形。
1、調整客戶異議之中的關鍵詞匯
我們直接看看下面的一個案例,具體如下:
客戶:你們的價格太貴了
電話銷售人員:您覺得購機成本太高了嗎?
客戶:是的,我感覺太高了。
電話銷售人員:嗯,單從表面來看的確如此。不過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講,購機成本應該還包括送貨、安裝以及售后服務的費用,您說對嗎?
客戶:嗯
電話銷售人員:那我來幫您計算一下,像這樣的產品通常是需要安裝調試費用的,一般來說是200元左右,同時行業(yè)內售后服務是需要交納對應的保養(yǎng)費用的,一般來說延長一年收費100元,而我們提供了比同行業(yè)兩年的保養(yǎng)服務,也是差不多20元左右。
客戶:嗯
電話銷售人員:也就是說,實際的價格是購機費用減去400元,這和您看到的其他品牌機型是差不多的,但是這款卻采用了變頻技術,相對來講會更舒適,所以總體而言,性價比更好一些。
上面這個案例之中,電話銷售人員僅僅將價格貴換成了成本高,就完全改變了客戶異議的真正定義,因為這是兩個看似相同實際卻完全不同的概念。
2、將客戶的反對意見換一個說法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一位朋友到教堂里面去祈禱,但是這個人又是個很喜歡吸煙的人士,于是他問神父神父呀,請問我祈禱的時候可以抽煙嗎?,神父聽到大吃一驚,在心里暗嘆神呀,請寬恕這個有罪的人吧!,并義正詞嚴地和他講當然不行!。
后來這個人又到了另外的一件教堂,還是很想吸煙,于是他問神父神父呀,請問我吸煙的時候可以祈禱嗎?,神父聽了非常高興,心里贊嘆這個人對于神靈的虔誠,于是和藹地和他講當然可以!
大家看看,同樣的一句話,可是按照不同的方式說出來,帶給別人的就會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也就是說,如果電話銷售人員能夠巧妙地將客戶的反對意見換個說法,就可能完全改變客戶反對意見的真正定義。
我們看看下面的一個案例
客戶:你們的品牌不好。
電話銷售人員:您的意思是說我們的品牌聽得比較少,對嗎?
客戶:是的,確實聽得比較少。
電話銷售人員:因為聽得比較少,所以您有點擔心,比如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技術含量是不是比其他公司的產品會差一點,是這樣嗎?
客戶:是的,這就是我的意思。
電話銷售人員:那接下來我給您做個對比,看看雙方的可靠性和技術含量究竟怎么樣,好嗎?
在這段對話中,客戶說的是品牌不好,但是電話銷售人員將其調整為聽得比較少,雖然看似一樣,但卻已經有本質的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