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早的移動互聯(lián)網流量入口,移動瀏覽器發(fā)展至今已歷經三代。從2G時代成長起來的用戶對Opera必然不陌生,作為一個成立超過 20 年的瀏覽器老字號,Opera自諾基亞時代起在國內一直處于領頭地位。但是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進入3G、4G時代,老大哥Opera卻開始走下坡路。
國外瀏覽器何以越發(fā)水土不平?
2G時代,由于流量費用昂貴、網速緩慢、手機分辨率低等緣故,移動設備瀏覽PC網頁的體驗非常糟糕,再加上當時缺少適用于移動設備的WAP網站,催生了一批作為網頁轉換工具的瀏覽器。Opera藉著高效小巧、省流快捷的特點受到追捧。但成于此,敗于此,隨著硬件的迅速更新迭代、安卓系統(tǒng)升級后各種優(yōu)質APP被推出,功能單一的Opera已經無法滿足用戶對瀏覽器日漸增加的需求。
Opera對國內網站兼容性極差也是長久以來最受用戶詬病的問題,再加上沒有頁面轉碼、字體不適應,導致手機網頁內容排版十分混亂;同時還缺乏對網銀等插件的須要支持,對于主要瀏覽國內站點的用戶來說體驗非常糟糕。
其次,Opera開發(fā)了非常多的版本,若在應用商店搜索“Opera”可得到Opera、Opera mini等 10 多個的搜索結果,過多的版本增加了用戶對Opera的認知門檻,也降低了品牌的辨識度。此外,還有不少用戶反饋Opera存在卡頓,保舉頁面廣告過多等問題。
Opera沒有對國內用戶需求進行本土化,設計和功能上的不貼心使用戶漸漸流失。 2011 年之后Opera的市場份額一再被瓜分,開始呈現(xiàn)出衰落之勢,一代梟雄最終隕落,并于去年 11 月被 360 收購。
同樣的情況也發(fā)生Chrome、FireFox等國外瀏覽器身上,雖有簡體中文版,但并未就國內用戶使用習慣進行本土化。好比Chrome由于辦事器在國外,用戶甚至不能使用最重要的云同步功能。國外瀏覽器沒有入鄉(xiāng)隨俗,按照細分市場的用戶需求進行個性定制,導致它們在國內市場風光一時之后只能偏居一隅。
本土瀏覽器后來居上,步步逆襲
移動互聯(lián)網進入安卓時代后,國內瀏覽器興起,鼎盛時涌現(xiàn)了 50 多個瀏覽器品牌。憑借著對本土用戶需求、使用習慣的準確駕馭,以及不輸于國外瀏覽器的用戶體驗,多款優(yōu)秀本土瀏覽器脫穎而出,成功逆襲水土不平的國外瀏覽器。
據艾媒咨詢發(fā)布的《2017Q1 中國手機瀏覽器市場極度監(jiān)測陳訴》顯示Opera、Chrome兩個全球最大的瀏覽器在國內的用戶活躍僅排在第六、七位,而國內有著 10 多年的運營經驗、技術基礎的UC團隊憑著對本土市場的洞察,推出的UC瀏覽器超越國外瀏覽在國內市場占有率上連冠多年,,旗下的子品牌夸克瀏覽器另辟蹊徑,在極簡瀏覽器這一垂直領域也同樣獲得了眾多用戶的認可。艾媒咨詢關于瀏覽器滿意度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排在前四位的皆為本土瀏覽器。那么,本土瀏覽器是如何一步步實現(xiàn)對國外瀏覽器的逆襲?
一、高速省流去廣告,國人核心新訴求
有調查顯示啟動速度、廣告過濾、安適性等是國內用戶在選擇瀏覽器時的主要關注點。在這方面與Chrome、Safari等國外瀏覽器比擬,國內瀏覽器表示出色。
好比UC團隊推出的秉承UC內核各項優(yōu)勢,主打“極簡”理念的夸克瀏覽器,應用啟動和搜索結果加載都十分快速;擁有業(yè)界領先圖片壓縮技術的自研U4 內核,還可以在不影響圖片質量的情況下進行壓縮、節(jié)省流量,縱使是在網絡較差的情況下使用,瀏覽網頁依然十分流暢。
其次,夸克瀏覽器在界面零廣告、零推送的基礎上,提供網頁廣告過濾、標記功能;頁面轉碼、閱讀模式兩項功能則可以對排版混亂的頁面進行重新排版,讓用戶在瀏覽網頁時可以不受廣告打擾,享受優(yōu)質的閱讀體驗。
二、瀏覽器里看內容,用戶習慣已成型
一來APP發(fā)展垂直化讓手機變得臃腫,用戶需要一個可以同時獲取廣泛信息的平臺;二來泛娛樂產業(yè)崛起,除了信息搜索和網址導航兩項高使用頻率功能之外,用戶對資訊新聞等娛樂附著功能的使用率也非常高??淇擞脩粽{研結果顯示42%的用戶認為信息流已是瀏覽器的標配功能, Chrome比來增加資訊入口也反證了需求的巨大。瀏覽器完成了從工具到內容聚合平臺的轉身。
用戶形成了用瀏覽器看內容的習慣,眼花繚亂的信息又讓用戶陷入信息焦慮??淇擞脩粽{研結果顯示有71%的用戶用瀏覽器閱讀保舉信息,但76%的用戶認為瀏覽器的信息流功能會分散信息搜索注意力,目前的信息獲取效率、方式尚需優(yōu)化,如何精準而快速的保舉信息成了國內瀏覽器需要解決的問題。針對信息搜索與資訊閱讀并行的需求,國內瀏覽器相繼增加Feed流入口,大致有兩種模式。
![](/d/20211015/26d5acb6a2ca5e95a8e62c0be827ef2c.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