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21-10-07 14:33
說起呼叫中心服務體系體系兩個字,每個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但都有一個共同的概念,就是很龐大,很復雜,并且環(huán)環(huán)相扣。其實這些理解并沒有錯,但體系這兩個字,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深不可測,那么下面我們就結合客戶服務的體系建設,來一步步拆解是如何建立的。
客戶服務體系,一個被行業(yè)里念叨了n年的名詞,作為一個客戶服務的體系,我們先不要去管這次的前半部分,就是先不要提客戶服務,先說體系。針對體系的組成,名詞我就不去解釋了,百度即可。我們單指客戶服務體系中的體系二字。
體系的組成,我把它定義為4個大板塊。分別是流程、規(guī)范、制度、考核,其中考核部分就是說的績效范疇。為什么這么去分類?
首先,流程。流程是整合體系的骨架,流程的作用是告訴你一步步該怎么做,以給客戶提供飲品服務全過程為例,流程告訴你,在飲水機下方的柜子里取杯子,然后在飲水機接水,接完后端到客戶面前的桌子上,客戶離開后,把剩余的水倒入洗手池,一次性杯子扔到垃圾桶內。這是一個流程,告訴你每一步該怎么做。
而第二板塊的規(guī)范,則是告訴你做到什么程度。還以這個例子為準,規(guī)范會告訴你,接水的時候左手托杯底,右手扶杯身,要了解客戶是喝溫水,還是常溫的,還是茶葉,還是咖啡。水要接到多滿才可以,中途多少時間給客戶蓄水一次。這些事規(guī)范,在服務的概念上,就是指的服務深度和服務成本。
那么體系有了這兩塊夠了么?其實遠遠不夠。所以制度也要配套而生,制度的作用是什么呢?是告訴你,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一樣以此為例,制度就是要告訴你,客戶到了之后,必須提供茶水服務,不提供了屬于服務差錯,飲水機要保持日常清潔,確保接水的杯子要干凈無污染,端水過程中,如果灑落在桌面,要立刻用紙巾擦干。諸如此類,這些就是制度,就是把這個事情的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告訴你。
而最后一個考核,就是對這個事,你做的好了如何,做的不好又如何。比如說,抽查無差錯,獎勵100元,抽查接水環(huán)節(jié)操作失誤,扣發(fā)50元,等等。這就是考核的作用,對整個事情的結果,有一個約束。
有了體系建設的模型,如何去規(guī)范的建設體系框架,就比較清晰明了了。那么一個體系光有這些模型。是遠遠不夠的。更主要的是配套的一些支撐性的內容。下邊就詳細的來進行講解一下。
首先就是我們要確立我們立足的中心點。做客戶服務的都清楚。我們現(xiàn)在很多的企業(yè)都在說以客戶為中心,也有說以客戶需求為中心,這個在這里不做強制,每個企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模和思路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這里我只給出一個個人理解的中心點,我之前也提過一個概念,就是以創(chuàng)造客戶價值為中心。那么以創(chuàng)造客戶價值為中心的呼叫中心 客戶服務體系,并不是和傳統(tǒng)的有區(qū)別,差別點在戰(zhàn)略層面。今天就不展開講解了。
確立了中心點,我們就要去明白,客戶服務的覆蓋范圍,大部分的企業(yè),客戶服務的覆蓋范圍是售前,售中,售后。首先第一步,我們要根據(jù)分步驟,去規(guī)劃客戶服務體系的滲透范圍。以售前為例,要先結合公司的組織架構,分清楚哪些是售前部門,這些部門又有哪些部門與客戶發(fā)生接觸。第一步,要求每一個部門把自身部門內部,但凡與客戶接觸相關,最終影響到客戶的工作內容,然后把這些工作內容,全部以動作行為節(jié)點為單位,做成流程圖,并且每個節(jié)點配以規(guī)范說明,除此之外。部門內部在梳理流程的時候。要分清楚,承接流程,內部處理流程,轉派流程三類,承接流程是指部門接受上游部門處理過的事務,內部處理流程是,在本部門內處理的流程內容,不涉及其他部門,轉派流程是,傳遞給下游部門的業(yè)務流程??赡苈犉饋砗薹爆崳沁@是完成體系的一個部分。
一個體系的建設的好與壞。最核心的環(huán)節(jié)不是部門內有多專業(yè),也不是部門內有多高效,而是一個工作流程在跨部門的時候,能否依然像部門內處理一樣高效快捷。所以常規(guī)的體系中,針對部門對外的業(yè)務的對接人,也有詳細的表格注釋。詳細到每一件事對接。要找誰,誰值班,如果不在第二責任人找誰。那么說到這里,就提到了hr層面的工作。哪就是崗位說明書。并且是配合組織架構一起出臺的崗位說明書,因為你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創(chuàng)造客戶價值為中心,所以在職能職責,組織架構劃分上,是有一定區(qū)別的。因為涉及戰(zhàn)略層面,今天就不展開講解。
那么剛才我們以某個部門為例。大致講述了流程設計的要點和關鍵項,其他的部門也可以按照這個方法。去逐步逐步完善,并且串聯(lián)起來。在這里,需要特別注明的是,在體系建設的過程中。是區(qū)分兩個不同模式的,一個是新區(qū)建設模式,就是什么都沒有,從頭開始。一個是舊城改造模式,就是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東西?,F(xiàn)在需要規(guī)范,需要優(yōu)化。那么這兩個情況的體系建設方法是不同的。先說第一個,新區(qū)建設就很簡單,流程搭配著規(guī)范,依據(jù)規(guī)范出臺制度,然后按照制度的關鍵點,設定獎懲考核指標。稍微麻煩一些的是舊城改造模式,這個模式的特點是,不能一刀切,也就是我們在設計體系的時候,要先流程規(guī)范,再制度績效,詳細來說,就是我們先把流程規(guī)范做出來,要給予一定的試運行期,畢竟是改革,是創(chuàng)新,要讓公司各崗位去適應,在適應的過程中,不斷的調整,最終發(fā)現(xiàn)薄弱點,這個時候再加入制度去約束,配套績效來輔助考核。這里有一個火候的掌握。否則,一套完整的體系上去,直接就一刀切,估計這個做體系的人,下場不會太好。因為會引來罵聲一片。所以,就成改造模式,要循序漸進的進行開展。
說到這里,基本上體系的建設的框架內容就差不多了,但是在服務體系的設計中,還有一些需要去其他部門配合做決策的,比如說影響客戶感知的工裝,視覺系統(tǒng),地標,服務工具等等,這些都是體系中涉及的部分,如果日后有機會,大家可以進行深入探討,這些范疇,就已經深入到企業(yè)深度咨詢項目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