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DC的全球半年度智能城市消費指南,智能城市市場預計將從2018年的全球810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超過1580億美元。在智慧城市,可以部署物聯網網絡來創(chuàng)建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將改變居民與技術共存的方式。智慧停車將告訴司機哪些地點是開放的,智能戶外燈將根據天氣和氣候條件自動調整,綠色建筑將能夠監(jiān)控空氣質量和優(yōu)化能源消耗。物聯網將使我們能夠不斷感知和處理來自外部世界的信息,以便為城市的日常生活帶來效率。
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無線連接可以通過這些技術發(fā)展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帶寬需求,那么這些進步是將無從談起。
在各種規(guī)模的城市智慧城市物聯網項目都是在關鍵領域,包括交通、能源效率、政府服務及醫(yī)療保健有條不紊地進行。
網絡基礎設施是關鍵。愛立信的一項研究預測,到2022年,70%的物聯網設備將使用蜂窩連接。智慧城市將需要強大的網絡連接,以使這一系列設備可靠地相互通信。這些城市,與現在的小型和大型建筑物和場地一樣,必須利用分布式天線系統(tǒng)、中繼器、小型蜂窩和物聯網卡的組合,在整個城市中建立覆蓋的網絡。一旦建立了基礎網絡要求,就可以部署物聯網網絡,使城市自動化程度更高。
在智慧城市中運行物聯網網絡需要五個基礎架構組件,包括促進設備連接的物聯網卡、監(jiān)控外部世界的傳感器、可以轉換采集數據的系統(tǒng)、分析相同數據的工具和存儲所有數據的數據中心。保留未來的歷史數據使物聯網系統(tǒng)能夠持續(xù)學習并更可靠地預測未來結果,這是優(yōu)化城市工作方式的關鍵組成部分。
同時持續(xù)運行的智慧城市應用的核心要求是能夠隨時處理不斷增長的傳輸數據。因此,無線基礎設施將基本上成為每個智慧城市的基礎結構。高網絡連接速度和密度是實現這一技術里程碑承諾的唯一途徑。
展望未來,不斷增長的城市人口意味著智慧城市建設項目將在世界各地變得更加普遍。智慧城市和物聯網網絡所提供的創(chuàng)新將為市民帶來更高的生活水平,并建立能夠將技術帶入未來的能效標準。
國內物聯網卡供應平臺物聯卡商城表示,現在提及智慧城市,很多人會認為這是未來的事情,其實當下大多數城市已經部署了大量的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卡。智慧城市并不是一兩天就能夠建成的,需要眾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也會對城市進行逐漸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