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羊帶領一群獅子,敵不過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群羊。領導者對于組織而言如此重要,原因在于,領袖的魅力、預見力和洞察力是組織成長、變革與再生的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領導人物的決策也有可能將組織帶入困境。那么,如何成為一名出色的領導就成了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國儒家這著名的人生追求,其實闡明了個人領導力和組織成長的基礎與層次,同時也闡明了溝通的藝術與不同境界。然而,據(jù)我在德國與歐洲諸國多年的游學和考察,中國儒家人生理念與精神,卻在德國政治家與企業(yè)家的身上有堪稱完美的體現(xiàn)。這一方面說明了人類的最高智慧與終極追求是一致的,也說明來自德國的領導和溝通藝術并非中國人可望而不可及。
說到這里,有熟悉德國的朋友可能要問:
我們知道德國是一個特別的國家,無論是政治家還是企業(yè)家都并不特別張揚,但政治家能引領國家平穩(wěn)發(fā)展,企業(yè)家能把企業(yè)打造為百年老店。但德國人太過于嚴肅,嚴肅的人似乎并不善于和人溝通。德國成功的領導人用什么方式來與人溝通呢?德國人含蓄內(nèi)斂的個性為什么卻能把領導力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他們采用的領導力與我們目前的認知有何不同?
在很多場合,我不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問題。這里首先要說明一點,德國人的領導智慧和溝通藝術,經(jīng)過了漫長的歷史實踐并形成了以嚴謹?shù)亩ㄐ耘c定量科學分析為基礎的系統(tǒng)理論。當我們開始討論德國的經(jīng)驗時,首先應該了解一個前提,二戰(zhàn)期間的德國,不如二戰(zhàn)后的德國領導藝術高明。因為二戰(zhàn)期間的德國精英們把曾經(jīng)橫掃 歐洲的德國引向敗亡之路,就這一點來看,當年的德國,其領導與溝通的藝術,有太多的經(jīng)驗和教訓值得總結。
下面就請允許我結合一些故事,以個人領導力、群體領導力、系統(tǒng)與組織領導力三個層次給大家報告一下我在歐洲期間的觀察與思考。
個人領導力,信仰是一切組織成功的基礎
個人領導力重點所在就是自我管理,主要涉及到情緒、行為、思想的提升,即情商的提升;同時這也是個人素質提升的過程。而它的關鍵在于身心合一,也就是說心里想法與自身說法、做法保持一致。
德國領導力學院院長皮諾教授,當他得知奧運火炬?zhèn)鬟f在巴黎被干擾,德國上下也都在借西藏事件紛紛譴責中國時,他特別著急,天天都在替中國想能有什么辦法促進中國與德國更好溝通,而且給我打了很多次電話,把他想出的辦法一一告訴我,讓我想辦法轉達給中國政府。皮諾教授這是在做什么?毋庸置疑,他在愛中國,他想幫助中國。還有一件事情,四川地震后,皮諾教授去北大演講時,同時簽售他的新書《領導力-核心揭秘》。這些書,都是他自己買下來后再賣給讀者,最后把自己所得的錢捐給了災區(qū)。而這就是領導者的個人魅力,也是真正的領導力所在。
大家聽了這個小故事,應該會發(fā)現(xiàn)一個秘密:成功的德國人都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好學生。因為我們的《禮記》這本書開頭就告誡讀者:修言、踐行??梢哉f,《禮記》這本書統(tǒng)共就講了這四個字。什么叫做“修言、踐行”呢?最根本一條就是,你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去要求別人。說到的一定要做到。皮諾教授做到了這一點,因此我懷疑這兩個人偷偷讀過我們的《禮記》。
德國領導力強調,領導力的提升首先是一個自我完善自我修煉的過程。中國的儒家認為,格物、致知,然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和德國領導力有異曲同工之妙。東西方文化其實并不矛盾,這就是一個明證。如果有人總是看到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這沖突、那矛盾,這不好,那不行,至少他只是看到了或只是讀懂了其中一 種文化。
人類的智慧都是相通的,并不因為他是美國人、德國人還是中國人而有天壤之別。因此,現(xiàn)代管理之父——美國人(“戶口”在美國,祖籍來自德國)彼得·德魯克認為“領導能力是把握組織的使命及動員人們圍繞這個使命奮斗的一種能力;領導力是怎樣做人的藝術,而不是怎樣做事的藝術,最后決定領導者的能力是個人的品質和個性”;德國領導力學院院長、“系統(tǒng)領導力”之父——丹尼爾·皮諾教授認為“領導力意味著不斷完善自我并建立一個世界,讓大家都想去追隨”。他們雖然有看似不同的表述,但是核心內(nèi)容有多少區(qū)別呢?
群體領導力,建立在共同愿景的基礎上
領導的智慧,本質就是合作的智慧。古代中國的農(nóng)民如果想當皇帝,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聚攏人心。因為得人心者得天下。任何強大的個體組織如果忽視了與組織內(nèi)外的合作與溝通,必敗無疑。群體領導力是領導力的第二個階段。
群體領導力簡而言之就是十個原則十句話: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看到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一個人不能操控另外一個人!上司對下屬不可強迫?!?/SPAN> 每個人都有選擇最符合自己利益的行為:領導人需要理解員工的行為與思想?!?/SPAN> 每個人都有使他成功的資源!把羊變成獅子是領導人的必修課?!?/SPAN>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請站在與員工共同的立場來思考問題?!?/SPAN> 重復舊的方法只能得到舊的結果!與時俱進、生生不息是領導人的制勝之道。· 方法總比問題多,思路決定出路,領導人需要做好隨時走出困境的準備。· 心靈地圖不等于現(xiàn)實世界。領導人要知道,同樣一個信息,組織成員接收到大腦后造成千差萬別,這是執(zhí)行力大打折扣的根本原因?!?/SPAN> 隨時展現(xiàn)靈活性,感受自信。只有真正自信的人才不過分固執(zhí)己見?!?/SPAN> 合理利用并激發(fā)員工的情緒!永遠不要忘記你的同事都是活生生的人。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德國和法國曾經(jīng)是宿敵。戰(zhàn)后的德國急需的是重建歐洲對自己的信心。二戰(zhàn)結束后,德國總理阿登納前往法國,與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溝通,使德法最終成為歐洲一體化的軸心和發(fā)動機;圍繞這個軸心一共有37個國家形成了歐洲聯(lián)盟,德國終于實現(xiàn)了不費一刀一槍統(tǒng)一歐洲的夢想,成為歐洲真正的贏家!
二戰(zhàn)后德國領導對如何處理德國與歐洲的關系其群體理念和精神是一致的,下面的這個故事至今仍被視為人性的光輝以及民族智慧的典范。
1970年12月7日,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首都華沙,于眾目睽睽之下?lián)渫ㄒ宦曉讵q太紀念碑前下跪,這種強烈的溝通形式使德國人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站立起來!德國從此大大減輕了二戰(zhàn)帶來的集體原罪,讓全世界接受德國。人們從此愿意接近德國人、樂意購買德國產(chǎn)品。
通過這兩個故事,我們可以明白。雖然我們對群體領導力可以總結出十個具體的原則,但他們無不建立在“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礎上。
分工與協(xié)作,塑造理想的系統(tǒng)領導力
在個人領導力中,你提升了個人魅力,打造出自身領導優(yōu)勢;在群體中學會了很好的溝通;而如何把你自己放在更好更適合的位置,這就是系統(tǒng)領導力。
一個企業(yè)或組織就是一個系統(tǒng),像一條大船,有船長,大副,二副,水手,廚師等,每個人在哪個位置上發(fā)揮好自己的力量,船才能行駛,跟公司是一個道理。這也說明,每個人在每一個系統(tǒng)中都有一個角色,要發(fā)揮角色與自己相稱的作用。舉個例子,一輛車子拉著很重的東西走在路上,有的人需要趕馬,有的人需要推車,這是一種很理想的情形。完美的、血脈暢通的組織系統(tǒng),是通過科學的分工與協(xié)作運行的,杰出的系統(tǒng)領導,首先來自于領導人對其組織內(nèi)部以及與外部組織分工與協(xié)作的高度尊重。
領導與管理看似形影不離的孿生兄弟,但是他們其實并非是具有血緣關系的一家人。至少德國人這么認為。很多人把領導力認為是管理,或把管理看成領導,其實,二者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下面一個小故事,或者有助于人們對領導和管理的理解:
有一群猴子一天來到海邊,看見對面一個小島上長滿了香蕉樹,樹上掛滿了熟透的香蕉。大家都想前往小島但束手無策。這時,其中一個猴子站了出來問:“大家想不想吃香蕉?”回答當然是“想!”“我有辦法讓你們吃到香蕉,大家說好不好?”于是這個猴子成了領導。他找來幾個很有能力的猴子,按照各自的能力和優(yōu)勢進行分工。接著這幾個猴子把任務安排給其余的猴子,一個猴子根據(jù)各個猴子的特點分配人員,看哪些適合做什么事情,一個猴子帶領幾個猴子設計造船圖紙,另一個猴子安排幾個猴子去砍樹,一個猴子安排其他的去買繩子、釘子等,大家在有條不紊地造船。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管理。船造好之后,那個領導就當上了船長,他負責把握方向并激勵大家賣力劃船。其余的人當上了大副二副和水手。大家密切配合,船駛得很快,順利到達了對岸的小島。
這就是領導和管理的有機結合。當然領導是領導,管理是管理,各有區(qū)別。
當然,任何一個企業(yè)家都明白分工與合作的必要性,但問題是很多時候他們的注意力會被轉移從而背離這個根本原則。我們經(jīng)常會有體驗,在公司中,總經(jīng)理有時候會做部門經(jīng)理的工作,部門經(jīng)理可能會做員工的工作等等,這就是角色上的錯位,而角色的混亂導致系統(tǒng)的紊亂。因此,擺正你的位置,發(fā)揮你的力量,這也正是系統(tǒng)領導力的核心所在。
綜上所述,可以說正是有了對系統(tǒng)領導力的深入理解和系統(tǒng)把握,才成就了德國管理與溝通藝術的魅力。但是當我們看到德國產(chǎn)品遍及中國各地但絕沒有令我們有厭惡的感覺,西門子、大眾、梅塞德斯、博世、空中客車、SAP、BMW、……這些企業(yè)及其領導人的溝通能力鑄就今天聯(lián)邦德國的經(jīng)濟力量以及在國內(nèi)和國際的領導力的時候,也要了解一點,并非我們知道了上述原理就能成就卓越的領導力和溝通藝術,德國企業(yè)家和領導人的成功,不僅在于他們明白這些道理,更在于他們在實際行動中把這些道理變成嚴密的、細致的行動方案。所以,如果在座各位想創(chuàng)造理想的組織,還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研究個人領導力、群體領導力和系統(tǒng)領導力的具體內(nèi)容與行動模型,并活學活用到自己的日常實踐中。
德國人的領導能力是不是有些特別?平和、內(nèi)斂而強大有力!如同一個練內(nèi)功的高手,表面上無特別之處,但是一旦出手必定震撼人,讓人感受到他的威力和魅力。歸根結底,還是那四個字:修言、踐行。德國人想到了,也做到了。所以會在二戰(zhàn)后幾十年時間快速完成國家統(tǒng)一,推動歐洲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系統(tǒng)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