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迭代器的內容,還有一點點,不過已經無關緊要了,應該算是一種擴展吧,就一起來開開眼界好了~
1.避免創(chuàng)建閉合函數
我們之前一直在說的迭代器,都是要創(chuàng)建閉合函數,但,大家有沒有想過,有了恒定狀態(tài)和控制變量之后,是不是就不需要閉合函數了?
先來回顧一下之前的迭代器函數: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function dieDaiQi(t)
local i = 0;
return function(s, var)
i = i + 1;
if i > #t then
return nil;
end
return i, t[i];
end, 10, 0
end
這是最后一次介紹的dieDaiQi函數,此時已經擁有了恒定狀態(tài)和控制變量了。
不覺得那個local i變量很礙事嗎?(小若:不覺得)
只要把它去掉,那就不存在閉合函數了。
我們把dieDaiQi函數改成這樣子: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function dieDaiQi(t)
return function(s, var)
var = var + 1;
if var > #s then
return nil;
end
return var, s[var];
end, t, 0
end
我們把恒定狀態(tài)改為t,控制變量初值仍然是0。
調用dieDaiQi函數后,返回一個新的函數,這個函數已經不屬于閉合函數了。
于是,按照上一篇內容的介紹(不記得的就回頭看看吧),每次調用函數時,參數s就是我們需要的table,參數var從0開始,代替了local i變量。
怎么樣?稍微覺得恒定狀態(tài)和控制變量有點用處了吧?
2.利用恒定狀態(tài)創(chuàng)造更多變量
剛剛所說的方法,是挺好的,但是,能夠改變的變量只有一個,如果這迭代器需要很多變量呢?
除了使用閉合函數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將永恒變?yōu)樯谱儭?br />
我們繼續(xù)修改dieDaiQi函數: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function dieDaiQi(t)
return function(s, var)
var = var + 1;
if var > #s.list then
return nil;
end
s.money = s.money * s.money;
print("呵呵,錢,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數字而已:" .. s.money);
return var, s.list[var];
end, {list = t, money = 10}, 0
end
留意一下,現在返回的恒定狀態(tài)是一個table({list = t, money = 10})。
這個table在迭代過程中依舊是恒定不變的,但,它里面的內容可就不一定了。
試試調用這個迭代器吧: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local t = {"fdsd", "445", "9999"};
for k, v in dieDaiQi(t) do
print("k=" .. k .. ", v=" .. v);
end
輸出結果如下: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LUA-print] 呵呵,錢,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數字而已:100
[LUA-print] k=1, v=fdsd
[LUA-print] 呵呵,錢,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數字而已:10000
[LUA-print] k=2, v=445
[LUA-print] 呵呵,錢,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數字而已:100000000
[LUA-print] k=3, v=9999
怎么樣?雖然每次迭代都是同一個table,但table的內容可是隨時在變的。
就像某些人吖,嘴上說永遠,行動卻隨時變。(小若:是說你自己嗎?)
3.不需要for循環(huán)的迭代器
現在調用迭代器都是要用到for循環(huán)的,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小若:停!我不是來聽故事的)
好吧,其實,在以前,迭代器是不使用for語句的。
我們來模擬一下以前的做法: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function dieDaiQiHistory(t, func)
for i = 1, #t, 1 do
func(i, t[i]);
end
end
(小若:我噗,為什么一開始不這么做?這樣多簡單啊喂!)
咳咳,我們試試調用這個迭代器: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local t = {"fdsd", "445", "9999"};
dieDaiQiHistory(t, function(k, v)
print("k=" .. k .. ", v=" .. v);
end);
于是,在調用迭代器的時候,我們不需要使用for循環(huán)(雖然迭代器里面還是使用了)。
并且需要傳遞一個函數作為參數,用于回調,獲得迭代的值。
由于我沒有大量地使用者兩種形式的迭代器,所以也沒法去對比他們。
書上的作者是傾向于使用“現代”的迭代器。
而且我也發(fā)現,部分Lua的庫函數,也是使用了這種形式的迭代,也許是歷史原因,又也許是這種形式有其特有的使用場合。
4.結束
好了,關于迭代器,已經結束了。
感覺還不錯,這是我第三遍翻這本書的前面章節(jié)了吧?果然還是得寫寫文章,才能理解地更透徹,印象也比較深刻。
越到后面就越難堅持了,加油吧…
(小若:所以說??!為什么最后又用了省略號?。∮酶袊@號才顯得比較有干勁啊…)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深入解讀Lua中迭代器與泛型for的使用
- 淺析Lua中的迭代器
- Lua教程(五):迭代器和泛型for
- Lua中的迭代器和泛型for介紹
- Lua中的迭代器和泛型for學習總結
- Lua中的迭代器和泛型for實例
- Lua中的迭代器(iterator)淺析
- Lua中的for循環(huán)和迭代器的秘密探究
- Lua中的迭代器淺析
- Lua基礎迭代器的使用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