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如果說要說《我的世界》里最大的玩家群體是中小學生,恐怕沒多少人會相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注意到這一群體的存在。如果不是這半年來《王者榮耀》的學生玩家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若說起中小學生第一游戲,《我的世界》提名應該是毫無懸念的。
虎嗅注:除了王者榮耀,能讓小學生沉溺的還有沙盒游戲。本文所探討的沙盒游戲為狹義上的沙盒概念,主要為建造冒險沙盒游戲。廣義上的沙盒游戲如GTA不在探討范圍內(nèi)。本文轉(zhuǎn)載自游戲研究社,作者小甲
這不但是中國的現(xiàn)象,放眼西方世界,亦是如此。
憑借優(yōu)秀的品質(zhì)和良好的口碑,再加上開放的社會不雅觀念,《我的世界》不但沒有引起傳統(tǒng)輿論的譴責,還反過來推出了教育版,用于學校和大規(guī)模學術機構。兩年前,北愛爾蘭政府購入5萬套《我的世界》教育版帳號分配給他們的學生,一時傳為佳話。
這種現(xiàn)象不免會引起人們的好奇:
為什么低齡群體格外喜歡玩《我的世界》?
很多人就這個問題給出過答案,好比,小孩子對好奇心強,喜歡探索,喜歡社交,《我的世界》的游戲內(nèi)容,正好能契合他們的需求。游戲具有探索、建造、模擬等元素,和小孩子們喜歡的“過家家”也很像,總之,像是小孩子們會喜歡的游戲。
一名學生對于“為什么MC低齡玩家這么多”的回答
但這些解釋,均不能解答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成年人的比例有限——換句話說,如果一個游戲很優(yōu)秀,那么成年人玩的也應該很多、特別是《我的世界》這種廣義上的優(yōu)秀游戲,在各媒體和社交平臺的口碑奇高。但除了喜好者群體,身邊玩這個游戲的成年人卻沒有小學生那么常見。
這是因為,《我的世界》對稍大年齡的玩家來說,是一個有門檻的游戲。其最大的門檻,在于畫面。
大家都知道《我的世界》畫面是什么樣子,雖然別出心裁,但對很多成年人看來,依然是……非常粗糙。很多成年人,在接觸了大量更寫實、更精細的游戲畫面后,已經(jīng)難以適應這款游戲的畫面。
這里并非說《我的世界》畫面差,事實上這款游戲在打上各種Mod之后,畫面可以說非常驚艷。但對于《我的世界》的新丁來說,這依然是一款需要“腦補”的游戲。它的畫面,需要玩家有很強的想象力與積極性,才能克服“方塊”畫風帶來的抽象感,這正好是成年人欠缺而小孩子所獨有的。
如果你的記憶力足夠好,可能還能想起本身小時候的一些“感覺”。實在想不起來的話,留意生活中的小孩子也會發(fā)現(xiàn)類似的現(xiàn)象:小孩經(jīng)常會對著一些成年人看起來非常簡單的東西自娛自樂,口中可能念念有詞,手舞足蹈。這時候,小孩的“腦補”能力就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因為對他們對外界的感知還沒有被“鈍化”,一些抽象的形象或畫面,在小孩看來,卻是一副很生動的景象。
2015年備受好評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在貢獻了精彩的劇情之余,其嚴謹而科學的心理學元素也被影迷所津津樂道。影片中構建了一個名為“冰棒”的角色,是主人公童年時想象出的一個“玩伴”。冰棒全身由各種現(xiàn)實中存在的部件拼接而成,在影片中活像一個四不像,這正是主角兒時按照本身接觸到的各種東西/動物,腦補出的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形象。
正如冰棒在影片的結局中掉入“遺忘谷”灰飛煙滅,長大的我們也會逐漸忘記本身兒時的這種腦補能力,忘了當時的感覺。類似的感覺大家還可以回憶一下,小時候上課的時候,你是否會對著課本上的一些插圖腦補“加戲”?而長大后,類似強度的刺激(平淡的插畫)就很難引起我們的關注,基本上一掃而過。這其實是一種生理上的自我掩護機能,類似于你穿上衣服后,,皮膚很快會無視衣服的存在。人們會選擇無視已經(jīng)習慣的刺激,從而把注意力集中到該集中的地方上。
這也就導致,精度非常低的《我的世界》畫面,對成年人來就成了第一勸退門檻。大部分成年人,已經(jīng)失去了“覺得這種畫面很有代入感”的能力,他們需要更寫實、更酷炫、更具象的畫面,才有可能再次喚起沉浸感來。所以雖然《我的世界》存在著很多成年人玩家,也有很多大神級玩家和喜好者團體。但從一些社區(qū)統(tǒng)計來看(Mojang官方并不收集用戶年齡信息),《我的世界》的玩家依然以低齡用戶居多。
一項發(fā)起在國外《我的世界》論壇的投票統(tǒng)計,顯示21歲以下的用戶占絕對優(yōu)勢(超過64%),而這還是2011年的情況
當你在國內(nèi)電商搜索“我的世界官方攻略本”,結果發(fā)現(xiàn)它的分類在“少兒”時,你或許會對它龐大的低齡玩家有一個直不雅觀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