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 10 年前,「短信」是我們日常交流的必備工具。但如今,「短信」成了我們用作接收各種驗證碼、通知的一個途徑。
不過在 25 年前,世界第一條短信在英國誕生時,誰都沒想到這個東西會顛覆手機在未來十年的通信方式,也沒想到這是人類在通信史上邁出了一大步。
(圖片來源:Mirror)
1992 年 12 月 3 日,英國沃達豐公司通過 GSM 網絡在電腦端向移動電話發(fā)送了世界上第一條短信。尼爾·帕帕沃(Neil Papworth)是一位在沃達豐工作的英國工程師,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發(fā)送短信的人。他將這條短信發(fā)送到沃達豐通信總監(jiān)理查德·賈維斯(Richard Jarvis) 的手機中,內容只有簡單的四個字——「圣誕快樂」(Marry Christmas)。
(尼爾·帕帕沃,圖源:Ladbible)
不過,第一條短信的發(fā)送成功并不代表這項功能被普及使用。由于當時的硬件和網絡上的限制(發(fā)送短信需要基于 GSM 網絡,而在 1992 年 GSM 網絡尚未完全成熟),所以讓短信真正普及到商用、民用是在 1994 年以后。
(諾基亞 E90,圖源:YouTube)
隨著后來摩托羅拉、愛立信、諾基亞等手機廠商的設備更新,「短信」被應用到了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qū),即即是差別層次、差別膚色、差別國家的人們都能通過單純的打字來與外界交流、表達想法。
按照美國 Statisticbrain 統(tǒng)計的數據顯示,自 2000 年 6 月至 2017 年 6 月,僅在美國本土每月的短信發(fā)送量從 2000 年的 1200 萬條每月一直增長至 2017 年的 每月 7810 億條。換言之,在智能手機發(fā)展的這 17 個年頭里,短信的發(fā)送量足足增長了 6 萬倍。
我國在移動通訊技術方面的發(fā)展要比國外稍微晚一些,1998 年中國移動、聯(lián)通才開始擴展短信業(yè)務。2000 年,我國的手機短信量突破 10 億條。自 2001 年開始,我國通信辦事達到了 189 億條,2004 年更是達到了巔峰的 900 億條。
不過,隨著即時通信工具在近年來得到飛速發(fā)展,我國的「短信」發(fā)送量增幅逐漸變得緩慢。按照工信部數據顯示,2012 年全國移動短信發(fā)送量達到了 8973 億條,同比往年僅增長了 2.1%,為四年最低增幅??梢?,,微信、iMessage 等即時通訊工具和網絡社交平臺的出現(xiàn),確實影響到了我們短信的使用習慣。
現(xiàn)在的你,還會用短信來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