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47
摘要:本年格外的與眾差別,自從大點的活動改為人工審核,就釀成了內定,這點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幾年一路跟著馬云走過天貓,天貓的大環(huán)境變了,小二權力太大,想讓誰上活動就讓誰,要是沒有路子,搶購是絕對過不去的。
大家都知道我是女海歸設計師,聽起來很牛逼的樣子,卻把生意做得一團糟。
上次寫了一篇《一個天貓女創(chuàng)業(yè)者血虧500萬,幾乎敗盡家業(yè),就因為馬云的一句話》,大家都很關注,也有很多疑惑,不怪大家,是我蠢,不會表達。反正也有空,就跟大家把上次評論的一些疑惑理清。
先講一下我的專業(yè)
先說我專業(yè)的,我是設計師,我對于品牌價格的套路也算門兒清的,用我的專業(yè)跟大家聊聊一件衣服的賣價是怎么算出來的吧,工廠自有品牌一般銷售倍率為2-2.5倍,知名品牌倍率為出廠價的3-4倍,千萬不要以為這個倍率很高了,同一品牌的同一件衣服在二線商場價格的倍率為出廠價的5-8倍,一線商場為6-10倍,所以單就這點來說,天貓的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我的原創(chuàng)設計品牌在天貓售價是工廠貼牌出廠價的2倍。
有些看客不懂什么叫貼牌,我順便跟大家科普一下貼牌的意思:市場上的知名品牌大多是沒有生產能力的,他們只能貼牌,一個服裝品牌會有西裝,棉襖,大衣,毛衫,襯衫,T裇,褲子,鞋,包,等等。
有少數(shù)品牌也只有單品類的自有工廠,所以產品一般都是在專業(yè)的工廠加工生產的,然后貼上本身的商標,即是本身的品牌了。同樣的質量,同樣的面料,款式變革一點貼在差別的牌子就是差別的價格,(同行也許會拍磚,但事實即是這樣)。
話說遠了,換話題。
不給天貓商家錢就沒有流量
還是一起看我的這2倍的倍率是虧是賺,仔細推算過我的毛利率是10%,以下圖形剖析:
再上傳一張剛剛工廠發(fā)給我的7月份的出貨單,像這樣的單子文件夾已經一大摞了呢,去年的本年的,不要臉的欠著,不是有人說要想成功必需做到1:堅持;2:不要臉;3:堅持不要臉。以上三點我都做到了,也還沒有成功,可見說這話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人。出貨單 下圖:
好了,就拿第一款L16A033S來說,天貓售價是199,我的毛利率是10%,那我一件衣服毛利是接近賺30元,當然這個30元還要減去固定開支,固定費用有員工工資、房租水電、辦公費用,加起來10W+/月,那么純利潤我還剩多少呢?
沒有多少了,沒有積少成多、沒有銷量就會虧得好慘,虧在庫存,虧在固定開支、虧在廣告費。所以你說呢?
首先要想賺錢除了提高銷售倍率和降低庫存外,便沒有措施了,然而提高銷售價自然會影響到銷售,由于我沒有線下大牌那么知名,必定不會考慮,其次占成本比重最大的就是天貓了,除了5%的扣點以外,廣告費才是它最吸金的地方,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要打廣告?
如果不打廣告,在天貓根本就找不到這個品牌。這就是所謂的流量,說白了不給天貓錢商家就沒有流量。不但如此,商家還要配備運營和推廣等人員為馬先生的規(guī)則去辦事,而運營推廣都是新興行業(yè),工資巨高,水也深,不做個半年根本不知道這個人的能力怎樣,這些都是多出來的成本啊。
其實好多另外平臺不需要這些職位,有的不需要客服,有的甚至不需要美工,只要你有好的產品,這個平臺就負責幫你賣了。
馬先生就是一個大坑
而馬先生的天貓就是一個大坑,能吸引這么多商家就是因為他的用戶多啊!快死的人想出去,活著的人想進來。有一個設計師圈的伴侶,在天貓賣服裝,品牌名叫明朗,去年底已經關了 ,進天貓不到兩年,虧了一套房,一套在深圳的房啊、啊、啊!還欠了不少錢,如今不知道在哪里打工還債。
有些網友評論的內容說,博主我真的不知道你怎么會虧這么多錢,我親戚家的淘寶店啥事不管,一個人也月賺2000,我想說,天貓和淘寶還是有必然區(qū)另外,雖然都是馬先生的產業(yè),淘寶是個人,1000塊就可以入駐,說是賣假貨的地方也不為過,阿誰市場已經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