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維護公司的官方微博,遇到一個意外情況。一個偶然的機會,將某一位行業(yè)名人的話放在上面,并@了他,沒想到的是他進行了轉發(fā),緊接著那條微博的轉發(fā)量快速增長,是之前的微博所無法比擬的。
此后又運用這個方法試了幾次,發(fā)現效果顯著。這讓我忽然想到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關于創(chuàng)新精神中意外成功的相關內容,而這次意外情況對我們而言確實是一個意外的成功。將此進一步引申到微博營銷層面上來分析,就變成了微博營銷中,該如何制定互動策略以擴大傳播范圍,增強影響力。
和誰互動
要互動,首先我們需要找到要互動的人,即我們要與哪些人進行互動。因為我們的目標是擴大傳播范圍,增強影響力,因此互動群體可定位為名人、行業(yè)達人等在某些領域具有強影響力的一類人,他們往往擁有大量的忠實粉絲,對他們說的話也會積極轉發(fā)。
但這其中需要注意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自身價值定位要與互動群體價值定位保持高度一致,例如,如果是一個管理類的官方微博,體現的是專業(yè)性,那它的互動群體就應該是在管理范疇下的企業(yè)高管、行業(yè)咨詢專家等名人,而不應該是演員、時尚達人等群體。此外,還需要注意的就是所選擇的互動群體是樂于分享,樂于與其他人進行交流的人,否則,互動很有可能就變成一廂情愿的事情。
互動什么內容
互動內容直接影響到互動群體能否跟自己形成互動,并且對之后的傳播也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在設計互動內容時要特別注意。一般來說,每一位名人或專家都會有一定的愛好和研究方向,因此互動內容可以此為基點,內容好是他們的原話,并且是時下的熱點話題,那形成互動的可能性就會很大。如果沒有他們的原話素材,可以以他們所關注的熱點話題進行互動。
這其中就涉及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怎么才能知道他們的愛好和研究方向呢?筆者覺得可以通過一下幾種方式來發(fā)現:一、他們的職業(yè)方向。例如很多有影響力的人都會在微博上進行認證,我們就可以準確了解他們的職業(yè)背景,另外通過觀察他們的微博標簽和所關注的人可以大致了解他們的關注點在哪里;二、微博內容。觀察他們在微博中經常發(fā)哪些內容,也能大概了解出他們的愛好和對某些事情的觀點;三、相關博客或專欄。一般的名人或專家都會有自己的博客或專欄,通過閱讀他們寫的內容,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他們的關注點和研究方向。
怎樣互動
確立了互動內容,我們就要想互動的形式應該是怎樣的。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互動:一、引用原話,并@TA;二、轉發(fā)TA的微博并加入自己的觀點以期形成互動討論;三、發(fā)布相關微博,并@TA。這對內容要求比較高,需要和TA的核心價值觀保持高度一致;四、轉發(fā)他人微博,加入自己的觀點,并@TA,同樣這對內容要求也比較高,并且轉發(fā)的微博好也是出自有影響力的人群。
除以上三個方面之外,還需要注意互動的時間和互動的頻率。什么時間互動可以參考他們微博發(fā)布時間的大概規(guī)律。因為強影響力人群的信息一般會比較多,如果時間錯位很大,互動信息很有可能會被大量的其他信息淹沒。關于互動頻率,一般一周1-2次為宜,這其中需要提醒的一點是可以規(guī)劃出一定數量的互動群體,比如50個,然后將其規(guī)劃出相應的互動頻率分布圖,以保證互動的連續(xù)性。
總體來說,微博作為時下炙手可熱的傳播媒介之一,受到越來越多企業(yè)的重視,也在營銷體系實現優(yōu)快推百度霸屏推廣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需要看到的是,微博營銷亦是挑戰(zhàn)和機遇并存,而對于營銷人來講,能否贏得廣闊的天空,關鍵還要看工作的精細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