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20
一)陌陌的素質是即時性社交
陌陌又進行了一次大改版。
我在兩年多前就提出來過一個說法,叫做「社交媒體的素質是搭建媒介」。在這篇文章中我提到過:
做社交類產(chǎn)品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事情是“媒介的即時性”。
人們使用社交產(chǎn)品的需求分為兩種,一種是陌陌、搖一搖類的需求,是我要解決當下這個時刻,即時性的無聊,我不在意是誰在回復我的帖子,但我希望我發(fā)出去的東西能夠馬上得到反饋。
還有一種是長期的社交關系的轉化和培養(yǎng),好比豆瓣、知乎、Linkedin 這類產(chǎn)品,,我發(fā)出的信息可以接受幾天甚至更久時間以后的回復。
那我們回頭看,陌陌的起家是利用了 LBS,也就是附近的人這個屬性。用戶會下意識的把「一個人在我附近」,和「我能更容易的馬上接觸到 TA 」 畫上等號。
所以,我想陌陌真正解決的也許從來都不是陌生人社交的問題,而是即時性社交。
那這樣問題就來了,陌陌原始的模式,是否真的能最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呢?毫無疑問是不行的,大多數(shù)男性的信息是得不到回復的,大多數(shù)女性是被過度騷擾的。
這樣時間長了,大家就不會對 LBS 的產(chǎn)品抱有過高的期待,也不會在需要即時性社交需求的時候打開陌陌。于是,就有了上圖中 15 年的月活下降的情況。
所以陌陌的轉型是必需的。
如果給整個社交產(chǎn)品線拉一個軸,最左邊是異步,最右邊就是即時。
異步之所以能夠成立,是由于用戶之間對 “事” 而非對 “人” 更感興趣,可以忍受等待時間。
而對于陌陌這樣的陌生人社交而言,“認識人” 比 “聊事兒” 重要得多。因此,如何向即時挨近,成為了陌陌提升社交效率的關鍵。
(在異步和即時中間,有一個 “偽異步” 模式,即 Tinder、探探的照片匹配模式。男性看到的照片中,有必然概率是對他感興趣的女生。如果兩個人都點贊對方,則立即配對。雖然后續(xù)的交流仍然是異步的,但這種配對成功的快感仍然會刺激用戶停留在平臺上。)
所以,陌陌后來推出了直播的模式,這無疑是最即時的一種產(chǎn)品形態(tài)。如果說 Tinder 模式還需要男生敲敲門,那么直播就成了 “大門敞開任君不雅觀賞”。直播用一對多的方式,解決了社交平臺女性用戶稀缺的問題。
而陌陌做直播的優(yōu)勢,在于它的用戶都有很強的交友目的性,而不純粹是為了打發(fā)時間。這種目的性,使得陌陌在長尾直播內容的分發(fā)問題上處理得比其他平臺更好。相較秀場模式,用戶對于主播的地理位置而非名氣更加敏感。
然而,相較過去 LBS、探探類社交,直播難以沉淀一對一社交關系。它能讓用戶認識新伴侶,但質量卻遠遠不如過去那么高。
因此,陌陌在本年 Q2 繼續(xù)發(fā)力視頻社交,將一對一(Monkey、Tiki)、多對多(Houseparty) 和現(xiàn)有的一對多(直播)打包,全部加入產(chǎn)品。
不管你想干嘛,只要你進來,我都有產(chǎn)品功能能夠馬上滿足你。并且這里的重點就在于馬上兩個字。
這就是陌陌在做的事情:解決即時性社交需求,而非陌生人社交。所以如文章標題所說,也許大家一開始對陌陌的定位就錯了。陌生人社交是表象,即時性社交需求才是素質。
從 “同步-異步” 的模型出發(fā),我們還可以繼續(xù)分析中美兩國社交市場。
在上圖里,我們用同步-異步-陌生人-熟人劃分了一個四象限圖,并把美國社交類 APP 的前五十名都擺在了里面。
異步+熟人:最為擁擠的細分市場。
異步+陌生人: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是以 Pinterest、Tumblr 為代表的興趣社區(qū)應用
一類是以 POF、Match.com 為代表的婚戀應用
最后一類是以 Flamingo、Getfriends 為代表的擴列類應用。用戶輸入本身 Snapchat、Instagram、Kik 賬號,加上一段簡介和標簽,系統(tǒng)就會按照 LBS 位置和標簽展示其他陌生人信息與社交網(wǎng)絡賬號。
同步+熟人:Houseparty 是多對多視頻社交的始祖,并且其實 Houseparty 的重點在二度人脈的搭建,也可以說是橫跨熟人與陌生人。
其余兩款產(chǎn)品,Airtime 與 ooVoo 都是在其基礎上補足了場景。
同步+陌生人:Monkey 是隨機連線社交的始祖,Melon 則是致敬者。進入產(chǎn)品后填寫資料,開始匹配 1 對 1 的 60 秒視頻通話。Discord 主推游戲實時語音和主播粉絲群,目前在 Twitch 上曝光率很大。
根據(jù)一樣的邏輯,我們又做了一款中國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