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21-07-22 17:08
春節(jié)期間的疫情,對旅游、酒店、餐飲業(yè)的影響不言而喻。
酒店業(yè)內紛紛展開自救的同時,也可能加速了行業(yè)洗牌、產業(yè)變革與業(yè)務創(chuàng)新。很多酒店已經開始對產品/市場策略進行了調整,并計劃對管理成本進行壓縮。
隨著華住提出“智能化無接觸服務”,讓智能化、科技化在酒店業(yè)內的管理運營方式再次引起大眾的關注。智能產品的使用除了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降低二次傳播。在春節(jié)一些門店工作人員不足的情況下,使用智能化產品保障了員工/客人安全的同時,也保障了工作效率。
近日,云跡科技對大量酒店客戶進行了問卷調查與電話回訪,針對疫情期間機器人使用功能、需求反饋進行了進一步梳理,發(fā)現(xiàn)很多酒店人對機器人功能與作用的認知改變正在發(fā)生。
大多酒店人認為疫情影響將持續(xù)3個月以上
面對預估幾月份營業(yè)能夠恢復正常的問題中:
僅有11.4%的酒店人認為,業(yè)務在3個月內會恢復正常
有71.7%的酒店人認為恢復正常要3個月以上
其中,25.4%的酒店人認為,要半年以上才能恢復
疫情結束后會出現(xiàn)補償性增長嗎?因素有哪些?
絕大多數(shù)酒店人對疫情過后的需求持樂觀態(tài)度,
并認為差旅和旅游將成為主要補償因素。
而其他因素中,不確定/不清楚多為聽從集團安排,或根據(jù)國家政策來評斷。
機器人還能做什么?酒店人對機器人的看法有了新變化
疫情期間,酒店人眼里機器人價值選擇中
送物依舊最高,為88%
選擇送外賣與客戶好評價值并列第二高選項,均為67%,
在云跡科技《攜手戰(zhàn)“疫” 酒店業(yè)的“智”戰(zhàn)略!》的新聞中,
西安某酒店晚高峰外賣數(shù)量最多能達到100件左右,
且有客人主動要求使用機器人選擇送物。使用機器人送外賣,以及客人的認可度,讓機器人價值凸顯。
無接觸服務異軍突起 成為機器人價值新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有將近一半的酒店人選擇了“無接觸服務”,疫情期間乃至后面很長的一段時間,酒店人更加重視員工與客人的安全感。
從1月28日華住強化智能化無接觸服務之后,在自有公眾號,小程序中,多次發(fā)布使用指引與操作手冊。
云跡也及時推出《機器人消毒管理辦法》與《機器人無接觸服務產品升級》,保障產品穩(wěn)定運行。
重慶某酒店的經理介紹說,
機器人在疫情期間的價值是“無接觸服務”,避免人與人接觸傳播,實際上,在疫情結束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才可能是機器人真正使用量的爆發(fā)點。
人們之前看到了它的降本增效價值,疫情期間更關注了“無接觸”價值。疫情結束后人們心有余悸時,更需要機器人的服務,讓住客感覺安全和放心。
節(jié)省人員成本 未來可能會成為另一主要價值因素
問卷中,有31%的酒店人選擇機器人能夠解決人員不足的問題。
機器人讓人從繁瑣/簡單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讓人去做更有溫度的事情。從而提高人效,降低人員成本。
此時,機器人與人的工作量比對已得到驗證。
據(jù)某酒店經理介紹,他的門店由于長住客比較多,疫情爆發(fā)后,入住率仍在50%以上,實際經營影響并沒有那么的明顯。
但是工作人員因為調班、請假、隔離在家等原因,減少了一半。加之午餐/晚餐外賣量增多,客人不出門,客需要求頻繁,大部分物品,都交給機器人來做,這個時候,發(fā)現(xiàn)了機器人對于提高人效的真正價值。
開元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從人工分析,機器人可以24小時在崗待命,按照工時計算,每個機器人相當于3個人的工作時間,從工作量來看,1個機器人在送物方面,至少相當于2個人的工作。
晗月集團負責人認為,
隨著目前機器人應用面越來越廣泛,中端酒店取代20%的人工是完全可以實現(xiàn)的。
影響機器人購買因素有哪些?
隨著酒店機器人在疫情期間發(fā)揮的作用和價值越來越大,對于機器人購買需求也在增加。
有超過一半的酒店人有購買需求,其中有42.57%的酒店人還在猶豫。
影響購買的前三項因素分別是:經營壓力、疫情結束后再商議、以及預算有限原因。
而無購買需求中很大一部分原因為已經購買,其次為酒店體量及購買時機。
熬過這個寒冬?還是“挺”過這個寒冬
我們都期望這個寒冬能快點過去,
旅游業(yè)和酒店業(yè)也期望“補償性增長”的紅利能馬上來臨。
逆境中,不僅要靜下心等待,也要積極發(fā)現(xiàn)新的變化與認識。
疫情中智能機器人的使用,無意間讓酒店人對它的服務價值和作用有了新的認知,一些之前模糊的價值印象正在變得清晰。
從為酒店降本提效,到真正安全服務的提供
云跡相信,智能機器人將發(fā)揮更多的價值,
和酒店業(yè)、和酒店從業(yè)者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一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