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回答本行業(yè)問題。
移動通信技術發(fā)展通訊,大概保持著10年一代的速度,全球范圍來看,從1G到5G花了40年的時間。
1G: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是模擬通信技術,這個時代的特點是沒有形成一個國際標準,各個國家各自為戰(zhàn),是一個白花齊放的時代,各種技術包括AMPS、CDPD、C-Netz、NMT、TACS等。
2G: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是數(shù)字通信技術,歐洲吸取了1G時代的教訓,統(tǒng)一了標準,推出了GSM,迅速的全球部署,使得2G時代可以被稱為"GSM時代",也讓當時歐洲的通信制造業(yè)企業(yè),包括諾基亞、愛立信、阿爾卡特、西門子等成為了當時的贏家。2G時代,美國的高通公司推出了CDMA制式,不過就全球部署來看,是遠遠不如GSM。
2G時代里還有一個比較獨特的國家,就是日本自己的標準PDC,PHS。而PHS就是后來被引入中國的被電信和當時的網(wǎng)通部署的小靈通。
3G: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他和2G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加強了對于數(shù)據(jù)業(yè)務的支持,3G有四個國際標準,包括中國的TD-SCDMA通訊,歐洲的WCDMA,以及美國高通的CDMA2000 1x EVDO,以及美國IEEE后來推出的Wimax(IEEE 802.16e),不過Wimax后來由于中歐聯(lián)合抵制,外加上本身技術缺陷,最終夭折了。
4G: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4G和3G相比,可以說是完全的新技術,本身由于3GPP的"去高通化"的核心思想,使得4G采用了完全規(guī)避高通專利的技術。
4G的國際標準包括LTE-A,和Wimax后續(xù)演進的IEEE 802.16m,不過后者基本沒有被部署。
LTE分為兩支,分別是FDD-LTE和TD-LTE,TD-LTE是中國主推的分支,不過就技術來看,F(xiàn)DD-LTE和TD-LTE有大量交疊的技術,專利的重合度也非常的高。
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目前我們說的都是3GPP下的5GNR,標準現(xiàn)在制定到了R15版本,還有剩余部分的URLLC和mMTC沒有完成?,F(xiàn)在的5G組網(wǎng)基本也只是支持到了eMBB(增強型移動寬帶)部分。
不過很顯然的是IEEE也很難放棄移動通信這塊肥肉,也非常有可能在2020年附近推出自己的5G標準技術,IEEE對移動通信領域的覬覦一直都沒有停止。
移動通信技術在中國的發(fā)展。
1G時代在中國,1987年廣東率先建立了900M的模擬移動基站,引入了大哥大,標志著中國進入了移動通信時代。
2G時代:1993年第一個GSM網(wǎng)在浙江嘉興開通,標志著中國進入了數(shù)字電話時代。
3G時代:2009年1月7日,工信部正式發(fā)放了3張3G牌照,分別是中國移動的TD-SCDMA牌照,中國聯(lián)通的WCDMA牌照,以及中國電信的CDMA2000牌照,標志著中國正式的進入了3G時代。
4G時代: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的向中國的三大運營商發(fā)放了TD-LTE的牌照,也從這一天起中國正式的進入了4G時代。
5G時代:?????
由于現(xiàn)在中國運營商沒有任何5G的試商用、商用牌照,暫時還不能說中國進入了5G時代。
未來移動通信領域將走到何方?這個概念比較大,也只能簡單的說說了。
每一代移動通信技術,都是解決了一些通信問題。
1G時代解決的是移動性的問題,從大哥大手機的出現(xiàn),可以讓個人用戶不必再堅守著固定電話就可以解決通信問題,但是模擬技術的容量比較??;
2G時代是從模擬通信向數(shù)字通信的轉變,主要解決的是系統(tǒng)的容量問題;
3G時代引入了數(shù)據(jù)通信支持,逐步的引入了寬帶和多媒體業(yè)務的支持,在3G時代是"移動通信寬帶化"和"寬帶通信移動化"之爭,前者是三大3G標準(TD-SCDMA、WCDMA、CDMA2000),后者是Wimax。
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最早由國際電聯(lián)在1985年提出,開始的名字叫做FPLMTS(未來公眾陸地移動通信系統(tǒng)),后來由于3G主要技術在2000年左右出現(xiàn),并且支持的頻率在2000Mhz附近,才在1996年被改成了現(xiàn)在的名稱(IMT-2000)。
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目標包括:
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最初的出現(xiàn)的原因其實很大程度上是3GPP為了擺脫高通的陰霾,包括了新的基于OFDMA的空口、新的網(wǎng)絡結構等。
4G和3G相比,主要是系統(tǒng)容量的大幅度的提升,同時使得蜂窩通信系統(tǒng)徹底的擺脫了CS(電路域交換),同時4G的頻譜利用率得到了提升,顯著的降低了時延,大幅度的提升了網(wǎng)絡支持的速度。
5G和4G相比,其實也是在容量、單用戶速率、邊緣速度、頻譜利用率、終端連接數(shù)量、時延等方面進一步的得到了提升。
不過就5G來看,還是基于陸地移動通信網(wǎng)絡的,而網(wǎng)絡也是以基站覆蓋為依托,在一些地理位置不適合建設基站的區(qū)域,還是始終不能解決信號覆蓋的問題。
按照通信業(yè)的某些專家的設想,到了6G將要引入衛(wèi)星通信,讓衛(wèi)星通信成為這些區(qū)域的覆蓋補充,從而使得沙漠、高山、草原、海洋等區(qū)域的無線信號覆蓋問題得到解決,甚至可以解決水下通信的移動信號覆蓋問題。
不過就6G而言,現(xiàn)在還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方向和目標,現(xiàn)在全世界的國家和實驗室對于6G的研究,很大程度還屬于提前押寶,具體的項目也都是屬于前期性研發(fā),未來的6G到底是什么,可以解決什么,現(xiàn)在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