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zhàn)爭時期,還沒有無線電,因此艦隊通訊是個大問題,特別是艦隊出海之后,基地有什么事情就完全聯(lián)系不上了。
而軍艦之間的通訊,實際上就只能用旗語、火箭和燈號。
第一種主要是在能見度良好的情況下使用。分為通用旗語和密碼旗語。前者是國際通用的,后者是作戰(zhàn)時自行設定。每面旗幟代表不同的意思,幾面旗幟組合在一起又代表不同的意思。所以不可能設計得很復雜,實踐中經(jīng)常發(fā)生因錯誤理解旗語而造成的問題。
例如黃海海戰(zhàn)中,日本旗艦松島本來是想命令第一游擊隊繞到北洋海軍后面,與本隊一起夾擊,所以發(fā)出了一個“回旋”的指令。結果第一游擊隊會錯了意,不但沒有迂回到北洋海軍身后,反而原地掉頭了。造成了日本艦隊一度混亂。
第二、三種往往是在能見度不佳的情況下使用,特別是第二種,還可以用于距離較遠時的通訊,因為火箭可以發(fā)射到百米以上的高空,很遠都可以看到。原理就是在火箭里填充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意思,可想而知也是非常簡陋的。
各類火箭,金屬外殼,定時引信,陸軍往往用來當成武器通訊,海軍則用來作為通訊手段
黃海海戰(zhàn)中,第一游擊隊追趕北洋海軍脫離戰(zhàn)場的軍艦,離開主戰(zhàn)場很遠,已經(jīng)不可能用旗語通訊。這時天色已暗,日本指揮官伊東擔心夜間遭到北洋海軍魚雷艇襲擊,便命令發(fā)射火箭將第一游擊隊召回,然后撤離了戰(zhàn)場。
燈光信號也非常原始,當時軍艦艦橋兩側裝有信號燈,一紅一綠 用來在夜間、濃霧等能見度低的情況下表示軍艦方位,海軍往往也會約定,紅燈閃爍幾下為何意,綠燈閃爍幾下為何意通訊,還可以用作敵我識別。
夜間燈光信號為唯一的敵我識別手段
例如威海衛(wèi)之戰(zhàn)中,日本魚雷艇深夜?jié)撊胪惩狄u北洋海軍,途中遭遇中國哨艇,哨艇即以燈光詢問,見日艇不回答,立即射出火箭報警。
那么,艦隊與艦隊之間,艦隊與基地之間,是怎么通訊呢?
“八重山”號通報艦
這就要提到當時特殊的一個艦種:報知艦 也叫通報艦。這種軍艦火力不強,但航速很快,續(xù)航力也遠 可以在大范圍海域內快速往來,承擔上述通訊聯(lián)絡工作。甲午戰(zhàn)爭時期,日本海軍就有一艘報知艦“八重山”號,航速高達20節(jié)。北洋海軍將這種軍艦稱為信船,但由于資金不足,始終未曾配備。當然無線電出現(xiàn)并廣泛應用后,這種軍艦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