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杆衣贸易有限公司

主頁 > 知識庫 > 商標規(guī)費該漲了

商標規(guī)費該漲了

熱門標簽:集客電話機器人 昆明岳陽電話機器人 山西電商外呼系統(tǒng) 廈門400電話如何申請 鄭州自動外呼系統(tǒng)哪家公司做得好 地圖標注完不顯示不出來 電銷機器人系統(tǒng)對于企業(yè)用處大嗎 不限制行業(yè)電銷卡防封電銷卡 云南手機自動外呼系統(tǒng)違法嗎
來源:知產力

1924年,天津總商會發(fā)函催促各同業(yè)公會敦促下屬各商家積極注冊所使用的商標。函件特意強調,商標掛號和備案兩種方式以后不再具備法律效力,并指出如果不注冊,若商標被冒用,或者因和別人重復而被別人搶先注冊,該商號無法得到法律保護,只能自行承擔損失。然而,商家對此函置若罔聞。

當時的商家們一定沒有想到,過了若干的十年后,商標注冊后就可以拿來直接交易。所需成本僅為300,甚至更低。

來,先讓我們回到六十年前把這事兒好好捋一捋……

(一)從一件商標侵權案說起

1950年,政務院第四十三次政務會議批準并公布了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部商標法規(guī)《商標注冊暫行條例》(共34條)?!渡虡俗詴盒袟l例》制定于國民經濟恢復時期,考慮到當時國民經濟中存在多種經濟成分,該條例采用自愿注冊的原則,即注冊商標予以保護,未注冊商標不予以保護?!渡虡俗詴盒袟l例》規(guī)定其立法目的是對偽造、仿造已注冊商標的行為依法懲處,以 “保護一般工商業(yè)注冊商標的專用權”。

隨后,在穩(wěn)定物價、統(tǒng)一財政工作和調整工商業(yè)政策的實施下,市場出現(xiàn)了一片繁榮,1951年商標注冊量為11,000件,1952年與1953年共注冊7000件。

在經濟的發(fā)展一片祥和的情況下,假冒、仿制現(xiàn)象也發(fā)生了。1951年,廣東順德奇安特電器燃具廠仿冒“松下”注冊商標的案件在國內鬧得沸沸揚揚,也引起了國家的重視。
圖文無關

為進一步制止商標侵權,1953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發(fā)布《關于商標管理的幾點意見》,逐步加強對商標的行政管理,滿足保護商標專用權的需要。同時還明確“進口商品的商標,無論屬何國籍及已否核準注冊,均禁止仿冒使用。”

在此后的十年中,《商標注冊暫行條例》成為了商標領域指導性的文件。然而,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逐步完成,原先的私營經濟不復存在,《商標注冊暫行條例》也無法適用于新的需求。

于是在1963年,第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十一次會議批準《商標管理條例》的同時廢止了《商標注冊暫行條例》?!渡虡斯芾項l例》明確其立法目的是為了加強商標的管理,促使企業(yè)保證和提高產品的質量,商標被視為監(jiān)督商品質量的工具。

但無論是將商標看作監(jiān)督商品質量的工具,還是保障一般工商業(yè)商標的專用權。在改革開放前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商標的注冊規(guī)費一直是1000元。

(二)一件商標申請規(guī)費等于1300斤豬肉

時間輾轉至19世紀80年代,為應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及對外開放的需要,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了《商標法》,由此,我國第一部知識產權專門法律《商標法》及其實施細則應運而生。

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我國商標注冊制度逐步與國際接軌,商標申請與注冊量逐年增長。

統(tǒng)計表明,1978年全國共有各類國有企業(yè)約35萬戶,全國個體工商業(yè)從業(yè)人員僅14萬人,非公有制經濟僅占GDP的0.9%。而當時我國商標注冊年申請量僅為 2.6萬件。即使將為數不多的個體工商戶放置一邊,按照一家企業(yè)擁有一件核心商標的算法,國有企業(yè)平均每家為0.074件的商標申請數量。

究其原因,繞不開這1000元的商標注冊規(guī)費。


數據顯示,1980年,我國一斤豬肉價格大概在0.68元-0.86元之間,如果按0.75元來算,與現(xiàn)在的豬肉價格(大約在39.9元左右)相差了53.2倍,也就是說如果用豬肉價格來做比較,1980年的1000元相當于2020年的53200元。即使放到現(xiàn)在,5萬元對于一個普通家庭而言,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此外,《新民晚報》與《當代財經》在1982年報道稱,當時全國一級工的月基本工資是42元,工作二三十年的老工人的平均工資大概在四、五十元左右。而當年我國商標注冊規(guī)費為1000元/件。如此算來,1000塊錢的商標注冊規(guī)費相當于一個工人20個月的收入。

顯然,一件商標的申請對于當時中國的企業(yè)來說算得上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要是對一件商標進行全類別注冊,加上需要支付的代理費,那大概是1700多名工人一個月工資的總和。

(三)三十年順風不飛揚的商標規(guī)費

經歷了十多年的嘗試探索,1992 年,國家出臺了《有限責任公司規(guī)范意見》和《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范意見》兩個里程碑式的文件,標志著中國開始建立真正的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民營企業(yè)也正式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與此同時,1992 年中共十四大的召開,明確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由此,民營經濟的迎來了春天。

調查發(fā)現(xiàn),隨著商事制度改革不斷推進,企業(yè)注冊日趨便利,營商環(huán)境不斷優(yōu)化,企業(yè)數量進一步呈爆發(fā)式增。從1992年2月開始,北京市企業(yè)注冊數量以每月 2000 家速度遞增。至同年8月,北京市工商局庫存的公司執(zhí)照全部發(fā)完,只得從天津緊急調運 10000 個執(zhí)照以解燃眉之急。截止1996 年,全國共有法人單位440.2萬個,較之1978年全國個體工商業(yè)從業(yè)人員14萬人,增漲了30%。

與此同時,企業(yè)數量的急劇增長帶動了商標注冊數量的逐年攀升,自20世紀90年代起,中國商標局所接收的申請數量出現(xiàn)了較大飛躍。1996年,我國商標注冊申請量151804件,較之1980年的商標申請數量增長了484%。

當然,商標注冊量的增加并不意味著90年代商標規(guī)費的降低,數據顯示,2013年10月1日之前,中國的商標申請費用一直為1000元。雖然與80年代相比,90年的人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1000元還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進入21 世紀以來,中國入世與新經濟的興起為中國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土壤,也為中國企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機遇。從總體來看,2004-2008年我國私營企業(yè)注冊戶數和注冊資本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年平均增長分別達到15.84%與25.1%。截至2009年,我國注冊的中小企業(yè)已達1042萬戶,占全國企業(yè)總數的99%以上。

此時,我國注冊商標數量也達到83萬件,特別是2002年中國加入WTO以來,我國的商標注冊年申請量以近10萬件的速度增長,遠超美國、西歐各國,長期位于世界首位。其中,2006年我國商標申請數量達70多萬件,分別是美國與日本同期商標注冊申請數量的2倍與4倍。


(1999-2008年我國商標注冊申請量)

然而,在國家經濟與商標注冊數量逐漸攀升的良好態(tài)勢下,問題也接踵而至。

據國家工商行行政管理總局發(fā)布的《商標年度報告》顯示,1994年、1995年我國商標核準注冊數量分別為58301件、91866件。到2004年、2005年,這兩批陸續(xù)進入續(xù)展注冊期的注冊商標,僅有23964件、24346件辦理了續(xù)展商標注冊,這就意味著10年的時間里,大約有58.9%與73.5%的注冊商標是閑置的。

此外, 2007年《中國消費者報》報道稱,武漢市江岸工商分局近期在對商標進行清理時發(fā)現(xiàn),該區(qū)4887件注冊商標中,竟有1800件即將到期而未續(xù)展,另有472件處于閑置狀態(tài)。以此類推,2007年中國注冊商標數量為707548件,全年處于閑置的商標大約在30萬件。

當然,推測出來的數據或許與現(xiàn)實存在偏差。但經濟在迅速發(fā)展,人均收入在逐年攀升,商標申請規(guī)費不漲反降卻是事實。

(四)不是品牌太少,而是商標太多


為支持和鼓勵企業(yè)注冊海外商標,利用商標戰(zhàn)略真正的走出去,創(chuàng)立跨國企業(yè),實現(xiàn)富國強國的中國夢的戰(zhàn)略。我國從2013年起開始對注冊商標進行補貼,并開始逐步降低商標注冊申請費用。

2013年,商標申請費用由每件1000元下調至800元。然而,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數據表明,201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310.75元,是1980年普通家庭收入的30倍,而商標注冊規(guī)費卻下降了20%。

此后,我國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部署,激發(fā)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我國對商標申請費用又進行了多次調整。

2015年10月15日,調整為每件600元;

2017年4月1日,調整為每件300元。

商標注冊申請費用的降低以及各地的補貼商標補貼政策使國內商標申請量突飛猛進。數據顯示,我國商標申請量從2013年的188.2萬件增長到2017年的574.8萬件。截至2017年底,我國商標累計申請量2784.2萬件,同比增長150%,并已連續(xù)16年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6月15日,我國國內有效注冊量已達2569.90萬件,同比增長111%。

但龐大的商標注冊數量是否意味著商標的實際使用增加?

數據顯示,2017年商標局就申請撤銷三年不使用商標2.8萬件,注銷商標約1.4萬件,期滿未續(xù)展注銷商標約16.39萬件,全年共清理閑置商標約33.19萬件,占全年注冊數量的37.4%。這也就意味著,2017年中國全年清理的閑置商標基本上是2002年中國全年注冊商標的數量。


(數據來源:《中國商標品牌戰(zhàn)略年度發(fā)展報告(2017)》)

對此,有專家表示:“目前,商標領域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不是沒有商標或者商標太少,而是商標太多?!?br />
在“商標大國”的繁榮下,數以萬計的閑置商標也已成為一種熱門的“投資品”。

按照每件商標注冊的規(guī)費為300元計算,即便駁回率高達50% , 成本也不過600元,但是一旦注冊成功,商標在此后的10年內都有效,而且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而目前在某些商標交易平臺上,一個普通的注冊商標報價普遍在5千元至2萬元,粗略換算,注冊商標的投資回報率可達十到千倍以上。

注冊商標不是為了直接交易、買賣商標獲益,而應該是在使用中通過獲取產品或者服務的品牌溢價獲益。從某種方面來說,現(xiàn)有商標申請注冊和相關收費程序的設計為惡意囤積商標提供了便利。

典型的例子比比皆是——

2015年,自然人俞某某花費1300元注冊“洪荒之力”商標,2年后商標轉讓賣出100萬元高價,中間利潤高達769倍……


因此,有觀點認為,商標注冊申請以及相關程序規(guī)費收取應該止跌回升,而且應該大幅度回升,這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創(chuàng)新社會與促進創(chuàng)新主體的發(fā)展而言,利遠遠大于弊。

為何說規(guī)費要漲?

一方面規(guī)費過低造成了商標惡意注冊現(xiàn)象愈演愈烈,從總體上破壞了良好的營商環(huán)境和基本的社會誠信。

另一方面,降低規(guī)費的原本是為了便利于“雙創(chuàng)”,但結果與初衷似乎背道而馳,惡意注冊問題使小微企業(yè)獲準商標注冊更難,原本1000元可以成功注冊的商標,如今需要花費數萬元購買,并沒有享受到所謂便利化改革的紅利,更使得大企業(yè)維權成本畸高增長。

部分案件的真實情況是,真正的權利人需要花費高額轉讓費買回本該屬于自己的商標。部分企業(yè)迫于無奈,只能建起全面的商標“護城河”,而注冊的多數商標并無實際使用。行政資源與司法資源亦在這一過程中被消耗、被浪費。最大的受益者只是近乎一本萬利的惡意注冊人。

而規(guī)費的“低迷”正是他們所樂見的,幾年來,他們一直在暗暗竊喜……


標簽:黃山 安康 寧德 吐魯番 畢節(jié) 威海 梧州 韶關

巨人網絡通訊聲明:本文標題《商標規(guī)費該漲了》,本文關鍵詞  商標,規(guī)費,該漲,了,商標,;如發(fā)現(xiàn)本文內容存在版權問題,煩請?zhí)峁┫嚓P信息告之我們,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本站內容系統(tǒng)采集于網絡,涉及言論、版權與本站無關。
  • 相關文章
  • 下面列出與本文章《商標規(guī)費該漲了》相關的同類信息!
  • 本頁收集關于商標規(guī)費該漲了的相關信息資訊供網民參考!
  • 推薦文章
    久治县| 建德市| 甘肃省| 德令哈市| 南木林县| 巴中市| 方城县| 碌曲县| 射阳县| 明光市| 普格县| 伊宁县| 来安县| 永泰县| 和龙市| 佳木斯市| 慈溪市| 阿图什市| 阿巴嘎旗| 衢州市| 安福县| 郓城县| 库伦旗| 广水市| 沅江市| 明水县| 庆阳市| 文成县| 新丰县| 高唐县| 天门市| 繁峙县| 新丰县| 岳普湖县| 南丰县| 宣恩县| 浦城县| 临沭县| 阳高县| 栾川县| 霍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