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服務能為客戶提供便捷,同時給公司創(chuàng)造財務回報。然而,大部分企業(yè)卻苦苦找不到自助服務的正確定位。針對這一問題,專家研究了一系列的原因,并探討了自助服務究竟該如何在公司的服務工具組合中定位。
從機場,到加油站,到當前火爆的網(wǎng)上購物,自助服務已潛移默化地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作為一種客戶服務工具,自助服務有不少招人喜愛的優(yōu)勢,尤其是當它能夠為你的客戶及員工提供更多的方便,同時降低每次互動的成本。
自助服務的成功案例可謂不勝枚舉。有的銀行通過部署自助服務幫助臺而減少了50%的呼叫中心人力,有的航空公司則通過在線自助服務減少了60%的客服email流量。雖然如此,有許多企業(yè)依然在苦苦尋求自助服務的正確定位?;ヂ?lián)網(wǎng)與寬帶的使用率持續(xù)提高,但最近的一份調查報告卻顯示,自助服務只占了整體客戶互動不到40%的份額。
為什么自助服務的過渡率徘徊不前呢?簡單來說,它并不適用于任何公司,同時也存在著一些技術障礙。最為重要的是,自助服務不一定就代表更高質量的服務。某些消費者寧愿選擇與真人客服對話或進行交易,比如購買汽車或辦理抵押貸款業(yè)務,這些業(yè)務都更適合于面對面的交談。
自助服務部署的成功率在銀行及零售領域最高。部分是因為電子商務與網(wǎng)上銀行技術已具備了一定的成熟度,而這兩個領域的客戶對自動系統(tǒng)和電子信息交換系統(tǒng)也有了相當?shù)倪m應度。相比之下,自助服務在一些傳統(tǒng)行業(yè)中的過渡率卻不甚理想。
重新測量回報,找出正確的定位
如自動販賣機、門戶網(wǎng)絡等都屬于早期的自助服務應用,它們均提供了方便、低成本的交易或互動。然而時至今日,依然有不少公司只是將自助服務看作為一種簡單的降低成本的渠道。成本節(jié)省固然是自助服務的一大優(yōu)勢,但它必須要與其它目標,比如創(chuàng)建更好的用戶體驗,改善客戶滿意度,獲取更多客戶需求的深入信息相結合,方能凸顯其成效。此外,自助服務所提供的客戶體驗質量應高于原有的服務渠道(或至少保持相同),否則便沒人會選擇它。比如銀行通過安裝自動存取款終端為顧客提供了方便,旅客也可以在機場的自助終端進行檢票及劃位。
除了選擇正確的技術方案和執(zhí)行度量外,推動過渡也是自助服務成敗的一個關鍵挑戰(zhàn)。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渠道、多選擇的世界里。因此就算自助服務效果良好,也并非所有的客戶都愿意使用它,或通過自助服務來完成他們所有的任務。對幾乎任何公司而言,每種新的互動渠道通常都是一種補充,而不是替代。比如網(wǎng)絡至今仍無法替代電話,即時通信也只是對電話、email之外的一種補充。
正如前文所說,不同的行業(yè),自助服務所體現(xiàn)的價值也不同。同一過渡率,在某一行業(yè)被視為過低,但到另一行業(yè)或許就是同類最佳。因此,自助服務的正確定位應當是公司多渠道戰(zhàn)略整體的一部分,根據(jù)不同的角色、關系和互動流程,來定義每種渠道的作用。
實施自助服務在文化和技術上無可避免的會面對一些障礙。只要公司真正做到了傾聽客戶,注重整體客戶體驗(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那么自助服務一定能夠變?yōu)橐环N客戶所喜愛的渠道選擇,至少對部分客戶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