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隱性知識的挖掘和共享已成為知識創(chuàng)新和企業(yè)保持競爭優(yōu)勢的源泉,本文通過呼叫中心業(yè)務流程中知識共享存在的障礙分析,集中探討如何實現隱性知識的共享。
[關鍵詞] 隱性知識 隱性知識共享 呼叫中心
呼叫中心員工的業(yè)務培訓過于重視顯性知識的學習與應用,忽視了隱性知識的存在。事實上,員工在工作中所形成的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掌握中心技術的經驗、判斷力和應答技巧等隱性知識是知識創(chuàng)新的源泉,是形成呼叫中心競爭優(yōu)勢關鍵所在,為此必須加強對呼叫中心隱性知識的管理。
一、隱性知識的內涵
英國哲學家邁克爾·波蘭尼(Michael Polanyi)在20 世紀50 年代最早提出隱性知識概念并指出:“在一個人所知道的、所意識到的東西與他所表達的東西之間存在著隱含的未編碼的知識”。他把這部分知識命名為“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 ,他認為隱性知識來源于個體對外部世界的判斷和感知,是源于經驗的。
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德·德魯克(Peter.F.Durcker)認為:“隱性知識,如某種技能,是不可用語言來解釋的,它只能被演示證明它是存在的,學習這種技能的惟一方法是領悟和練習”,他認為隱性知識是源于經驗和技能的。
日本知識學教授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則認為:“隱性知識是高度個人化的知識,有其自身的特殊含義,因此很難規(guī)范化,也不易傳遞給他人”。他還認為隱性知識不僅隱含在個人經驗中,同時也涉及個人信念、世界觀、價值體系等因素。
二、呼叫中心知識共享的障礙
隱性知識很難清楚地表達出來,或者即使表述了也很難讓接受者和學習者直接獲得,具有內隱的特性,不容易被編碼和傳播,不易被其他企業(yè)仿制或竊取,是企業(yè)形成競爭優(yōu)勢的關鍵要素。但它同樣需要進行有效的管理才能發(fā)揮最大的效益。目前對呼叫中心隱性知識的有效管理存在著許多的障礙。
1.員工激勵和業(yè)績考核機制。一個理性的員工,只有認為知識的共享比知識的專有會帶來更多的利益時,才會有長久的共享熱情。
2.溝通學習方式單一。呼叫中心擁有大量的文本化制度知識和流程知識,業(yè)務培訓過于重視顯性知識的學習與應用,而對于隱性經驗、技能的相互學習、交流非常匱乏;缺乏員工愿意接受的知識共享所需的必要硬件措施。
3.共享的文化。缺乏信任感,擔心自己的知識分享后,績效排位將受到排擠的可能;無意識的因素,沒有意識到自己所掌握知識的價值,而不自覺地沒有分享知識。
三、呼叫中心隱性知識管理具體策略
阻礙呼叫中心隱性知識交流的因素還有很多,但只要根據已有的理論成果和呼叫中心的特點,從技術和體制兩個方面入手,就有可能解決其中的關鍵問題。
1.利用信息技術開發(fā)相應的管理平臺
目前國內的呼叫中心基本上都已實現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Internet/Intranet 網絡、依托電話營銷等管理信息系統(tǒng),通過自動和人工服務的方式,全方位應答客戶電話、傳真、Internet、E- mail 形式的服務請求,向客戶提供多層次、全方位和個性化的服務。隱性知識管理所依托的技術環(huán)境除了傳統(tǒng)系統(tǒng)軟件提供的一般功能外,還需要專家系統(tǒng)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撐,必須采取針對性更強的相關技術,促進隱性知識的創(chuàng)造和傳播。事實上,現有的信息技術發(fā)展,如互聯(lián)網、人工智能、神經網絡、軟件技術,已經具備了對隱性知識進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基于SECI(Nonaka and Takeuchi,1995)轉化模型,知識管理的基本作用機理包括了外化、內化、中介和認知,利用信息技術開發(fā)呼叫中心隱性知識管理系統(tǒng),需要具備這四種功能。
外化:運用數據苦、文件管理系統(tǒng)和搜索工具等技術來實現。
內化:運用網絡瀏覽器和搜索引擎等技術來實現。
中介:運用群件產品、內部網、工作流和文件管理系統(tǒng)來實現。
認知:運用專家系統(tǒng)、人工智能等技術來實現。
這四大功能可靠地保證了系統(tǒng)內外部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互動式轉化,由此可見,從技術的角度分析,利用信息技術開發(fā)相應管理平臺,進行隱性知識的管理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2.創(chuàng)設良好的共享文化和制度
呼叫中心隱性知識管理問題不是簡單的技術問題,還受到文化和制度的制約,現有文化缺少對這方面的關注,傳統(tǒng)的管理制度也不能有效促進隱性知識的共享。
設立知識主管(CKO),建立和造就一個能夠促進學習、積累知識和信息共享的環(huán)境,使每個人都認識到知識共享的好處;保證知識庫設施的正常運行;加強知識集成,產生新的知識,促進知識共享的過程。
建立中心內部知識庫,能提供所需的服務以及一些基本的安全措施和網絡權限控制功能。員工可以利用該系統(tǒng)閱讀最新公告和搜索歷史事件,并適時進行業(yè)務解答的更新操作。
完善中心內網,員工可及時了解每日工作報表或最新業(yè)務操作流程,通過內網知識社區(qū)、經驗分享板塊等,促進知識共享水平的提高。
將中心人力資源狀況存入知識庫,以方便知識主管及其他管理者對員工的管理;將員工的建議予以審核,被采納的建議采取實名制存入知識庫,以促進員工提交建議的積極性。
四、結語
隱性知識是企業(yè)形成其競爭優(yōu)勢的源泉,如何管理隱性知識,形成持續(xù)快速的知識創(chuàng)新是知識管理的關鍵。隱性知識的共享不是簡單的技術問題,還需建立和諧的知識共享文化和靈活有效的激勵機制,促進不同知識在不同群體之間充分流動,減少知識生產的重復性投入問題,以最大程度節(jié)約知識獲取成本,最終促進知識的應用和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