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一份自媒體廣告報價表,可以看出,榜單前十名有七名都源自微信公眾號這個平臺,其中第一名是今年炙手可熱的新星PAPI醬,微信公眾號廣告的報價達到了2200萬元,在榜單上遙遙領先。
很多人會問她是如何做到?為何短短一年間可以從默默無聞做到價值千萬?那我們在看看其他的例子。公眾號:十點讀書,A輪融資500萬,估值3000萬,只有25萬精準粉絲;公眾號:玩車教授,運營三個月后,粉絲達到10萬,不僅簽下第一筆10萬元的廣告,還拿到1500萬的天使投資,B輪融資估計達到6個億。而這些只是冰山一角。
很多微信公眾號運營者覺得做到上述那些微信公眾號的成績幾乎不可能,但上述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同樣都是在“自媒體”運營,你和他們的差別到底在哪里?
1.定位非常重要
PAPI醬做搞笑單人脫口秀大火,結果很多人效仿也去做搞笑單人脫口秀,結果內容無聊到尷尬,毫無特色,人們還是只記得排名第一的PAPI醬,其他模仿者則默默無聞。再如咪蒙做雞湯文,效仿者也做這個,亦或者很多人寫反咪蒙雞湯的東西,結果是效仿者的東西拙劣到沒人看,反對者的東西也沒有博到眼球。因為很多人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盲目跟從,試圖復制別人的成功。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做好自我定位,做出特色才容易被人記住。
切忌定位混亂,很多運營者都是打開網站搜熱點蹭熱門,甚至看別人好的直接抄過來自己用,現在很多公眾號助手軟件都提供了強大的素材庫供運營者策劃撰寫內容,如迅蟒自媒體助手、西瓜助手等,但是很多人只不會創(chuàng)作只會照搬,導致你公眾號推送的內容今天是心靈雞湯,明天是科普,后天是八卦,沒有一個固定的文章套路,粉絲都跟不上你定位的變化了,這樣沒有定位的運營,再多熱點也救不了你。
2.內容才是核心
做好定位,那么開始運營,優(yōu)質的內容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優(yōu)質的內容能讓你在一眾微信公公眾號里脫穎而出。就拿PAPI醬來說,她的視頻內容很多都是源自她自己的生活體驗,這樣的內容很容易就引起大眾的共鳴。因此運營公眾號需要你有很多創(chuàng)意,把這些創(chuàng)意結合到內容創(chuàng)作里,才能寫出有內容吸引人的東西。一些優(yōu)秀的個人公眾號,運營者都是策劃寫作的高手,還沒見過哪個個人公眾號不是靠內容取勝的。
切忌不要發(fā)一些被人發(fā)過無數次的陳年舊聞,沒有科學依據的科普文,帶有明顯不正確立場的評論文,更應該拒絕嘩眾取寵標題黨,標題很吸引人,但對讀者而言實際沒有任何有價值的內容,到最后傷了粉絲更傷自己。
3.舍得在運營里投入
微信公眾號運營者大多都會忽略這一點。這里在運用里的投入,不單單是個人精力的投入,更包含了一些公眾號活動、粉絲互動的金錢投入。說道這一點,很多人就會質疑,我做公眾號為了賺錢,為啥還要投錢?
舉個例子公眾號一條,每天的推文里都有自家產品的廣告,這些廣告后都會有粉絲互動活動,送廣告里的產品一份,根據迅蟒自媒體平臺的數據,一條的廣告閱讀量一項都不差,甚至好于很多自己的正常推文,因為粉絲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知道會有有獎活動,習慣性的會關注一條的廣告,這讓自家產品的展示量非常足,再加上廣告質量非常高,很多粉絲讀完廣告后雖然沒得到獎品,但是會有掏腰包自己買的欲望。這就是好的廣告創(chuàng)意加好的粉絲互動帶來的結果,因此運營投入是必要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拿捏多少,根據粉絲興趣點選擇如何做粉絲互動。
4.專業(yè)的團隊
這一點,會是所有有野心的公眾號運營者最終的發(fā)展方向。目前獲得風投的各大公眾號,都是由一整支專業(yè)的運營團隊在背后默默勞動的,團隊協作就意味著各有分工各顯長處,運營的專注做運營,想盡點子出好文章,營銷的做好營銷,接洽廣告支持運營和粉絲互動。
目前很多個人運營者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可能一個人不見要負責收集素材、寫作、運營,做的好點的還要想著如何接廣告、如何維護粉絲等,但孤軍奮戰(zhàn)的效率,肯定敵不過分工協作的團隊,所以想要做大,慢慢開始擴充自己的運營團隊吧!
做好一個微信公眾號,需要一個運營者默默經營,而如何經營,每一個運營者都應該有一個構想,點滴累積慢慢做大,風投其實不是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