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0211019/67d95c85373f42ad337d8d9faf6c9687.gif)
一,黃金三角變成更垂直分散
Mediative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過去十年,搜索引擎結果頁 (SERPs) 發(fā)生了不少變化,這也導致了網(wǎng)民訪問SERPs時注意力發(fā)生變化。
這項研究針對53位參與者,要求他們完成43項搜索任務,然后捕捉他們的眼球運動軌跡。所有操作都在加拿大的PC機上的Google搜索引擎完成。
Mediative也在2005年時做過類似的研究。那時,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在SERPs的眼球軌跡焦點呈現(xiàn)出“黃金三角”——搜索結果頁的左上角。
然而,2014年的這次研究結果卻與十年前差別很大。“黃金三角”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們的眼球軌跡焦點更垂直,并與所搜索的東西不同有所不同。
分析稱,產(chǎn)生這種變化的一個原因是,人們對移動設備的使用普及,導致人們更習慣于垂直方式瀏覽頁面。
另一個原因是,搜索引擎新的SERPs元素引發(fā)人們眼球軌跡變化。例如,Google等在傳統(tǒng)搜索相關結果所在的左上角,目前因為新的SERP元素(如Knowledge Graph、Carousel及Local Listings等 )而顯得分散。
二,新增元素引眼球軌跡變化
隨著新增SERP元素的不斷出現(xiàn),人們出現(xiàn)了更快掃描頁面的趨勢。2005年時,搜索者平均花2秒時間掃描頁面,現(xiàn)在僅有1.17秒。
Knowledge Graph 結果(知識圖,由Google在SERP中直接顯示的信息)會因為答案是否相關而出現(xiàn)注意力的顯著差別。
參與調(diào)查者會在碰到不相關內(nèi)容時直接跳過去,而去到其下方的內(nèi)容。然而,如果知識圖的結果是相關的,它會在隨后的列表中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
再看Google的Carousel(旋轉木馬,在頁面頂部顯示的一條圖像,常常附帶有評級信息),它比知識圖對后續(xù)信息注意力的影響更小。
在多數(shù)據(jù)情況下,被調(diào)查者并沒有花太多注意力在Carousel上,而是對其下方的內(nèi)容有更多的關注。
然而,Carousel的引入對于直接在其下方投入的贊助信息帶來了很高的關注度——有Carousel時人們所花時間比沒有Carousel時增多了136%。
三,自然搜索點擊活躍度變化
在自然搜索結果中排在最前列的鏈接仍然獲得了很高的點擊活躍度,達到32.8%,與2005年基本持平。
然而,隨著新的SERP元素的增加,人們注意力的時間沒有增長,但是卻吸引了更多的人的注意。
自然搜索結果排在前4位的鏈接獲得了更多的點擊分享。2005年時,前4位的鏈接點擊比例是47.8%,然而2014年這次研究的結果是62.6%。
總之,十年左右的時間,搜索世界發(fā)生了不少變化,人們眼球軌跡也在發(fā)生變化,這值得SEM、SEO研究者及使用者的關注。(作者:陳永東,新媒體創(chuàng)意、傳播與營銷領域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