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與摩拜作為國內共享單車行業(yè)第一梯隊的雙雄,領銜主演了自 2016 年下半年以來的“彩虹大戰(zhàn)”。從過去一年的發(fā)展來看,,摩拜和ofo基于各自的戰(zhàn)略布局和資源,有著差別的優(yōu)勢。有關兩大品牌誰更有希望領騎行業(yè)的爭論,也一直是媒體與產業(yè)界感興趣的話題。不過近期,一份來自國內第三方權威數據機構Trustdata最新發(fā)布的《 2017 年 4 月共享單車行業(yè)數據陳訴》卻顯示出ofo已經實現了多方面的超越。陳訴顯示,共享單車用戶規(guī)模在 2017 年 4 月依然連結強勁增長勢頭,月新增用戶超 1200 萬,其中40.4%的新增用戶份額來自ofo,32.8%的新增用戶份額來自摩拜,ofo在用戶量方面領先摩拜達百萬之多。
![](/d/20211015/e13712fa0e14c836bc97d755dde078c2.gif)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ofo第一次領先摩拜如此大的市場份額。在此前Trustdata發(fā)布的 2017 年 1 季度共享單車陳訴中,ofo在 2017 年 3 月的新增用戶達 451 萬,摩拜為 348 萬,ofo不但超過了摩拜百萬,甚至還是排在其后的摩拜與酷騎單車之和。更為有趣的是,若將三四月的數據與年初對最近看,可以發(fā)現與 2017 年 1 月比擬,摩拜月新增用戶占比從50.8%下降至32.8%,下降十分明顯;ofo月新增用戶份額占比從23.9%增長至40.4%,增長迅猛??梢?,ofo在月新增用戶份額占比上也大大領先于摩拜,穩(wěn)居行業(yè)第一。
![](/d/20211015/a4569dd120445ca1477b8a2a562e5af4.gif)
ofo與摩拜在新增用戶占比上的逆轉表白具備極強的增長動力。而若從 2016 年下半年以來共享單車的用戶增長渠道來看,這一階段二線城市用戶規(guī)模發(fā)展迅猛占比達到40.3%,比擬去年 10 月的12.9%,提高了27. 4 個百分點,漲幅明顯。并且共享單車在二線城市的用戶占比,已經與一線城市基本持平,成為共享單車市場最重要的增量市場。而結合第一部分的數據來看,在 2017 年 1 月摩拜占據共享單車增量用戶50.8%市場份額的時候,共享單車的增量用戶不過 200 萬量級,摩拜的新增用戶量也不過百萬,而到了三四月份新增用戶突破千萬量級的時候,ofo可以輕松實現對摩拜百萬量級的超越。
![](/d/20211015/8637864d633a361ab5ee90bc8b98463b.gif)
由此不難看出,摩拜模式雖然在初期占據了某些優(yōu)勢,但是卻在擴張之戰(zhàn)中迅速腐敗。這無疑表白摩拜初期的優(yōu)勢實則只是“虛胖”,并不具備真正決勝的實力。為何ofo與摩拜會在決定品牌成敗的擴張之戰(zhàn)中出現如此之大的逆轉?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從ofo與摩拜兩大品牌的市場占有率、用戶粘性、用戶滿意度等指標來看,ofo在最初的競爭中其實并沒有落后,摩拜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而采取迅速擴張的策略,并試圖通過低價車和紅包車等營銷手段來拉攏用戶,但由于疏于運營和辦事且用戶體驗相對不足,這種脈沖式的增長實際上是難以持續(xù)的,隨后便被ofo超越了。
![](/d/20211015/d577fe9546a21ffc5f7dea6d487fe711.gif)
來自艾瑞咨詢的數據也表白了摩拜為什么會輸掉這場共享單車的戰(zhàn)爭。艾瑞咨詢的數據表白,在ofo與摩拜日均獨立設備用戶不同不大的情況下,ofo的日均總使用次數達到了 2560 萬,而摩拜僅有 1630 萬,ofo的日均總是用次數及人均使用次數均超出摩拜50%以上。這一數據說明ofo用戶使用的單車的頻率更高,其背后的原因則是ofo超高的覆蓋率和良好的用戶體驗。與摩拜比擬,ofo的擴張是在做好了了用戶體驗、產能、供應鏈等多方面準備的情況下開展的,不但單車的成本更低,并且收益還更高,已經率先實現了盈利,ofo的增長是更具備可持續(xù)性的。如今,摩拜即便在推出紅包車、接入微信九宮格等的情況下都無法阻止ofo的高增長,未來兩大品牌的分化無疑將更為明顯。作為共享單車行業(yè)的領騎者,ofo或將提前為這場“彩虹大戰(zhàn)”畫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