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們始終不認為因為和36氪媒體是競爭關系,就必然要曝光36氪股權投資的金融業(yè)務問題;也不認為我們因為和36氪媒體是競爭關系,就必然不能曝光36氪股權投資的金融業(yè)務了,必需沉默。那騰訊有沒有媒體,網易有沒有媒體,樂視又有沒有媒體?對我們而言,堅持做本身認為對的事,足矣。![](/d/20211015/93eeda4631a95feddb546bfa3734b1bf.gif)
看到36氪針對鈦媒體昨日深度調研案例文章《36氪再陷“涉嫌詐騙”漩渦,中國股權眾籌已近落幕》發(fā)的兩封聲明,我們極為震驚,這兩封聲明不但毫無專業(yè)性可言,不談任何本文所涉及具體事實的對與錯,也不談36氪曾經在其中飾演角色的是與非,只談鈦媒體的動機,和極力撇清36氪與此事中涉及的股權眾籌業(yè)務的關系;更是對鈦媒體所做案例研究報道的動機進行妄議揣測下,進行了極端侮辱,將我們的正??筒谎庞^調查研究性報道引向“惡意競爭”,并在律師函最后竟然還搬出了政府辦理部門來暗示施壓。
對此,我們體現(xiàn)非常遺憾,雖然該聲明由36氪媒體平臺發(fā)出,但我們依然懷揣善意,不希望把此劃入這是36氪媒體對競爭對手的惡意打壓。但是,我們必需先聲明的一點是,做一級市場的調查和研究,提供最有價值的泛科技新經濟領域信息,這是我們作為鈦媒體定位和立志做全球一流“專業(yè)信息平臺”的天職,不會因為對方是不是36kr提供的業(yè)務,還是38kr提供的業(yè)務而改變。同時,我們仍然希望回歸事實來談問題,而非情緒,但如若是借由政府之手來打壓科技行業(yè)得來不易的言論空間和鈦媒體公司,我們相信36氪也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當然,我們寧愿相信,不會有這一天,權當提醒。
接下來,我們正式開始,理性地具體談談事實與問題。
36氪聲明的標題直言“鈦媒體惡意中傷和抹黑”,且豈論這種“妄加揣測的動機論”從何而來,是不是對鈦媒體名譽權的侵害,我們先看具體的聲明內容有什么問題,一共分為四點:
1、稱鈦媒體對36氪公司業(yè)務架構,混淆視聽。即“文中稱36氪屬于媒體業(yè)務品牌,而非金融公司的。母公司北京協(xié)力筑成金融信息辦事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16年12月底完成了對旗下業(yè)務重組。我的文章所提及的“股權眾籌”業(yè)務所屬協(xié)力創(chuàng)成股權投資基金辦理公司,和36氪(媒體)、創(chuàng)投助手、氪空間分屬差別的獨立公司?!?簡而言之,股權眾籌業(yè)務和36氪沒有關系,那是“創(chuàng)成股權投資基金辦理公司”的事??
2、采訪過程存在嚴重違反新聞客不雅觀真實性的問題,稱我們只單方面采訪了某個“爆料人”,而且對36kr眾籌總裁袁俊的話斷章取義,有所隱瞞。
3、稱我方采訪失實,其已采取法律手段,并貼了一封律師函,但是律師函中也未說明任何具體失實之處,僅稱我們披露的信息屬于“保密業(yè)務”。律師函中還不乏恐嚇之語,包孕搬出了多個政府辦理部門的名諱。
4、稱將繼續(xù)“劈荊斬棘,為投資人辦事”的情懷。
以下是我們就相關內容進行更詳細的說明和回應:
第一點,關于猿團“股權眾籌”業(yè)務到底算不算36氪的說明。
這問題我們不做任何結論式評判,但是我們提供整個事情的說明。36氪聲明里舉了那么四家公司名稱,首先,這四家公司既然都以36氪品牌部的名義來聲明,那么要想徹底分開,必定也是很難說清楚且自相矛盾的了。公司是公司,品牌是品牌。其次,鈦媒體的文章并沒有提到其中任意一家公司名稱,根本談不上混淆四家公司。且不說這些眼花繚亂的公司,外界是不是知情了,就即便有四家公司,猿團股權眾籌業(yè)務,到底能不能稱作是來自“36氪”的眾籌業(yè)務,我們也可一層層來說。
文章所涉及的“猿團事件”,是2015年7月7日開始在36氪股權眾籌平臺上進行天使輪眾籌路演的。2015年11月初,猿團天使+輪在36氪股權眾籌平臺上進行眾籌路演。當時,所有的線上入口和線下活動名稱都顯示的是36氪, 事實上,很多我們拜候中的投資人也正是看中了36氪品牌的信用背書,才對36氪股權眾籌平臺產生了更多的信任而參與其中。
在猿團眾籌投資人提供的36氪收取眾籌辦事費公司流水顯示:猿團項目眾籌,收款的公司是北京協(xié)力筑成金融信息辦事有限公司(即36氪在聲明中所稱的與媒體業(yè)務共用的母公司),這個公司同時也至今是36氪媒體多個微信公眾號的認證注冊公司,經查也是“36氪”商標的持有公司。
2015年9月1日,收取眾籌辦事費10.3萬。2016年2月4日收取辦事費兩筆23萬。難道可以收錢的時候說我是36氪,出事了就說“我不是36氪”了??
![](/d/20211015/8fd929dc24c17f9b948f4d935c28e4a1.gif)
36氪收取眾籌辦事費公司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