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很久沒有給予美團偏正面的評價了,但對于美團進入網約車市場一事,我倒是持看好態(tài)度。自從滴滴收購Uber優(yōu)步中國,份額占據超80%之后,中國網約車市場從本來的“激情澎湃”瞬間跌落深谷變的似乎有些“心灰意冷”。原來最有機會挑戰(zhàn)滴滴的易到因為樂視的牽扯,在經歷“提現(xiàn)風波”之后也變的“老實”許多。正當所有人都以為網約車市場可能就這樣了之時,美團的突然“殺”入,讓報答之一振,網約車市場的“七彩故事”似乎又有了新的情節(jié)。
![](/d/20211015/19c1d1b3a790d0f442688b34d471b07a.gif)
標題中的“殺”字是我故意用的,因為當一個人面對的敵人是一整支軍隊的時候,只能“向死而生”“殺出”一條“血路”。我們先來看,美團面對的是怎樣的一整支“軍隊”。10月19日,獵豹全球智庫發(fā)布的2017三季度中國app陳訴顯示,陳訴基于獵豹大數(shù)據公布了36個行業(yè)排名以及2017Q3中國app排行榜TOP1000。其中,,在打車類app排行榜中,滴滴連結了一如既往的強勢,滴滴出行、滴滴車主、滴滴司機-出租車版、Uber優(yōu)步中國等滴滴軍團強勢攻克了前四。目前來看,其它app體量都不足以影響到滴滴。很多媒體在這個陳訴發(fā)布之后,都體現(xiàn),滴滴在網約車市場幾乎是“獨孤求敗”的存在。
除了滴滴之外,在其他相對細分的領域也都有強大的存在。例如嘀嗒拼車主打拼車,自我定位是“社交型出行軟件”;神州專車、首汽約車和易到都是提供中高端的專車辦事;而在三季度上漲最多的曹操專車,除了提供專車辦事之外,主打“新能源”,主要使用吉利新能源汽車,價格比一般專車稍低。從行業(yè)格局和市場現(xiàn)狀兩個層面看,美團進入網約車市場都沒有任何機會。所以在本年2月份,美團被爆出在江蘇測試打車辦事時,業(yè)內很多專家的第一反應是美團在“以卵擊石”!
事實可能并不是如此。美團進入網約車市場,準確地說它并沒有將滴滴作為對手。在我看來,進入網約車市場恰恰是美團生態(tài)的自我完善。從2010年王興推出美團算起,到如今已經7年的時間,美團早就走出了“百團大戰(zhàn)”的泥沼,并逐漸有了滿足用戶“吃穿住行玩”的移動生態(tài)范。鳳凰網有篇報道,稱王興是演出式創(chuàng)業(yè),“在創(chuàng)業(yè)的7年時間,美團已經陸續(xù)融了563億人民幣,融資次數(shù)之多,以至于D輪后每當美團有融資,業(yè)界都會猜測美團要上市了,因為再不上市,后面的融資幾乎就要觸及天價了。”王興和他的美團在業(yè)務層面確實有很多“觸角”,甚至可以稱為“包含萬象”,但大家難道不覺得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嗎?既然是生活,怎么能少了網約車這一目前最火的國民出行方式。
別的,我之所以說進入網約車市場是美團生態(tài)的自我完善,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團目前的業(yè)務和網約車業(yè)務是強關聯(lián)關系。酒店、美食、電影、KTV、周邊游等哪一個不是網約車的最佳應用場景?試想下,當你找到心儀的美食時,你是不是需要網約車?去預定的酒店;去目的地看電影;去KTV和好友一起唱K……從用戶到目標辦事的距離就是美團推出網約車辦事的動機。相對于上下班用嘀嗒拼車,美團生態(tài)內的網約車業(yè)務其實也是另一種垂直細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體驗和效率,新零售的思維在辦事業(yè)同樣至關重要。APP間的跳轉在我看來一直是用戶體驗的最大殺手,我在心儀的餐館定了位置,為什么還要跳出頁面打開滴滴?為什么還要在滴滴中輸入餐館的名稱或者地址完成約車?難道不能在美團APP內,在訂好餐廳和位置之后一鍵定個車嗎?當然可以。我甚至認為美團推出網約車將會對其整體業(yè)務用戶體驗滿意度的提升起到巨大作用。在很多時候,有些場合的地址和文字不但繁瑣并且還特別難以拼寫,如果美團的網約車辦事能夠進一步成熟融合進入其業(yè)務生態(tài)之中,這種問題將不再是問題。
話題的最后,網約車辦事對于美團到底意味著什么?我覺的它是一條線,一條將用戶和目的辦事連接在一起的線。即使美團本身不做網約車,將來也會引入網約車辦事。與其如此,不如本身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