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今日頭條推薦規(guī)則,打造閱讀量100萬+的爆款文章?
POST TIME:2021-08-20
今日頭條能夠成為內(nèi)容分發(fā)市場的攪局者,估值破 100 億美金,靠的是智能算法推薦。
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從業(yè)人員,我面對這么一個新興的巨大流量庫,內(nèi)心當然無法平靜。
話不多提,俺放個野路子大招兒,教有幸看到本文的讀者先來一小步,搞個 100W+ 。
一、今日頭條概況
不管去哪個平臺折騰,咱都得先摸清楚它的底細。
據(jù)今日頭條官方——截至2017年1月,激活用戶近 7 億,其中月活超 1.75 億,日活過 7800 萬,單用戶每天啟動超過 9 次,使用時長超過 76 分鐘。
啥意思呢?人很多,流量足。
今日頭條的最大特點就是針對內(nèi)容的智能算法推薦。所謂智能算法推薦,就是把合適的內(nèi)容推送給合適的人,平臺相當于流量分發(fā)機器。
再對比微信公眾號,純粹靠訂閱用戶以及其社交關系鏈分發(fā)內(nèi)容,平臺本身幾乎不參與分配流量。
這意味著就算你沒錢沒資源,只要你能做出“適合”的內(nèi)容,平臺就給你流量。同時,伴隨著今日頭條的申請門檻越來越低,今日頭條可能是個體切入自媒體領域的最佳平臺之一(甚至沒有之一)。
今日頭條的用戶有什么特點?了解他們的特點,才能知道他們需要什么,該怎么搞定他們。
大家看上面那張圖。今日頭條用戶所在的城市,50% 是在三線城市及其以下。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叫從智識角度來講,它算不上精英市場,但是從精準流量或者從流量庫角度講,它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流量池。
為什么呢?因為從內(nèi)容來講,一群人去投票,太高深的內(nèi)容都看不懂,而那些簡單的、搞笑的、獵奇的,受眾范圍最廣的內(nèi)容,才能獲得最多的投票進而被推薦。
你看今日頭條的人群組成,三四線城市,它占了那么大比例,這意味著用戶的受教育程度有限,類似“快手”,而且購買力偏低。
但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特點是只要用戶數(shù)量大,再小的贏利點都能被無限放大。如果你很想做爆文,賺廣告費,那么今日頭條是個不錯的選擇。
▲原創(chuàng)號單號收益
另外說明一點,今日頭條的廣告分成系統(tǒng)是 2014 年才上線,很多人為了秀資歷,能把牛皮吹到 2012 年入駐。
二、打造爆文制造機
打造一款爆文,主要搞定兩個問題,平臺和用戶。
所謂搞定平臺,最主要的是弄明白智能算法推薦的核心,獲取平臺盡可能多的推薦。
1. 推薦算法的本質是什么?
不用管花里胡哨的各種算法,或者看似高深的代碼。說實話,機器目前還是單純得可愛。
機器的工作流程是先給內(nèi)容和用戶打標簽,之后冷啟動內(nèi)容投遞,通過算法將內(nèi)容標簽跟觀眾標簽相匹配,同時根據(jù)觀眾互動量級,決定進行下一步向多少人分發(fā)。
這隱藏的一個天大的干貨就是你的文章要想獲得推薦,就一定要踩大類標簽。機器讀不懂你的文章,他能識別的只是關鍵詞對應的標簽,而關鍵詞標簽背后就是相應的用戶群。
有些標簽背后對應的可能是 1 億人,而有些標簽可能只有區(qū)區(qū)數(shù)千人。超級爆文必定來自超級標簽!踩對標簽就贏在了起跑線。
大家看女性和男性的十五大閱讀標簽,這意味著如果你想打造爆文,一定要從這幾大標簽品類切入。
如果你寫了一個非常生僻的門類,還沒出發(fā)就已經(jīng)死了。怎樣確定是否踩到標簽?用手機客戶端看到文章末尾即可。
怎樣確保踩中標簽?提煉自身賬號所屬行業(yè)有小及大的關鍵詞矩陣,有現(xiàn)成的最好,沒現(xiàn)成的靠經(jīng)驗積累。
2. 哪些因素影響文章推薦?
嚴格意義上,機器算法的發(fā)心是伺候好用戶,把上面那部分單獨拎出來講是因為那部分平臺策略跟觀眾本身的行為離得有些遠。
當智能推薦算法將內(nèi)容投遞觀眾進行冷啟動之后,文章最終能斬獲多大流量則完全取決于你的內(nèi)容能在觀眾池中激起多大波瀾。換句話說,觀眾有多少人給你“投票”,這個投票是個主要包括點擊、讀完率、收藏、點贊、贊賞、評論、轉發(fā),訂閱等一些列的互動行為。
據(jù)今日頭條官方數(shù)據(jù),影響文章推薦的 8 個因素是:
1)點擊率+讀完率:點擊標題并讀完文章的人越多,推薦越高;
2)分類明確:文章興趣點約明確,推薦越高;
3)文題一致:做恰如其分的標題黨;
4)內(nèi)容質量:優(yōu)質內(nèi)容才是根本;
5)賬號定位明確:文章題材隨意寬泛的賬號,得到推薦的概率更低;
6)互動數(shù)、訂閱數(shù):讀者越活躍,推薦越多;
7)站外熱度: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關注度高的話題,推薦越多;
8)發(fā)文頻率:經(jīng)常發(fā)文,保持活躍很重要。
這種公開的東西對大部分人沒有太大用處,像玻璃窗戶上的蒼蠅,看似前途光明,實則怎么也無法取得實質性的突破。還是讓老司機來給諸位捅破這層窗戶紙吧。
3.如何讓文章獲得更多推薦?
1)點擊率加讀完率
點擊標題并讀完的人越多推薦越高,分類越明確,推薦越高。
很多人對此有誤區(qū),點擊標題并讀完文章的人越多,推薦越高確實沒錯。但是如果你踩的標簽人數(shù)總共就一萬人,你怎么做上去 100W 的閱讀?因此用好一條的前提建立在標簽背后的人群足夠多,平臺有些策略是封裝的,不會啥都告訴你。
2)分類明確
文章興趣點越明確,推薦越高。
這恰恰暴露了平臺背后的標簽化策略。如果你亂來,平臺很難給你貼標簽。所謂“文章興趣點越明確,推薦越高”完全是個煙霧彈,因為機器根本無法識別文章意義,跟別說什么興趣點明確不明確。所以,建議你注冊時,就選熱門標簽、熱門類別,如娛樂類,社會類,綜合類。同時,文章內(nèi)容踩對大類關鍵詞。
3)文題一致
做恰如其分的標題黨。
這個意思就是你不要太 LOW ,不要寫那些騙死人不償命的。比如,王寶強事件一出來,用戶抱怨看了十幾個 G 的葫蘆娃。
另外,麻煩仔細看一下平臺規(guī)則,有些明顯的忌諱別去碰,天下標題那么多,換個詞的事兒。別擔心,我等會兒教大家怎么樣做標題。
4)內(nèi)容質量
優(yōu)質內(nèi)容才是根本。
其實就是給讀者想要的。至于什么是優(yōu)質內(nèi)容,都取決于用戶的主觀判斷。用戶說好的、感覺刺激的,就是好內(nèi)容。
5)賬號定位明確
文章題材隨意寬泛的賬號,得到推薦的概率更低。
同第二個要素。
6)互動數(shù)、訂閱數(shù)
讀者越活躍,推薦越多。
至于訂閱數(shù),因為今日頭條越來越看重社交,所以,除了海量的算法流量,訂閱用戶的影響也越來越大。高權限的賬號甚至支持文章粉絲必達,有海量粉絲,自然冷啟動效果更好。
7)站外熱度
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關注度高的話題,推薦越多。
對熱點話題,人們看到之后,本能地更容易互動,文章也會獲得某種形式的“提權”。
平臺可能會根據(jù)站內(nèi)外的輿情,給帶某些關鍵詞的內(nèi)容提權(這點官方?jīng)]明說,但可能性極大)。你可以理解為“熱點話題能提高文章權重”。
8)發(fā)文頻率
經(jīng)常發(fā)文,保持活躍很重要。
保持一定頻度的更新,拿下更高的權限,平臺對不同等級的賬號有不同的推薦支持力度。
4. 如何搞定用戶?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從根本上,還要關注文章,將文章當做產(chǎn)品來打磨。
對于用來賺廣告費,或者做爆款的文章,它的使命就是最大程度獲取流量賺取收益,所謂“最大程度上獲取流量”,其實就是要提高點擊率,讓用戶多互動,提高讀完率。
目前,合理利用今日頭條的方式是做長線,精細化、品牌化運維,文末留餌,獲取穩(wěn)定流量,嫁接項目,完成變現(xiàn)。
前文說到羊毛黨最該關注讀完率,為什么讀完率這么重要?
因為廣告展現(xiàn)!頭條廣告都是 CPM ,就是展現(xiàn)付費,千次展現(xiàn)給你分多少錢。這意味著用戶要看到你廣告,你才有分成,而頭條的廣告都在文章末尾。如果用戶只點開但是不讀完,你拿不著錢。
大家記住,大部分超級爆文,也就是 100w+ ,大多是用來賺廣告費的。其中一個很深的套路,就是一定要盡量讓用戶看完。為了讓用戶看完,就要用一個巧妙的辦法——文章必須短。
我給大家看一個圖。
從圖中可知,你文章越長,讀者就越容易關閉文章走人,這對廣告收益是致命的。
透露一個我自己操作的經(jīng)驗,超級爆文, 3 ~ 8 圖,搭配 500 字到 800 字就夠了(可根據(jù)平臺策略以及各自所屬領域適度增減)。
新榜有時會統(tǒng)計一些文章閱讀量,動輒幾百萬。其實,很多超級爆文(500w+)由于太”簡陋”根本不給上,因為那些文章品相太差,弱智到讓你無法想象。
繼續(xù)說,寥寥幾百字,配上3張到8張圖,看起來有三四屏左右,因為圖片一下子過去了嘛,不會影響讀完率。文字只有500到800字就夠了,如果文字又臭又長,那就是作死,懂?
另外,文章短,也方便用戶評論或收藏,發(fā)評論也方便,促進互動。
三、手把手教你做頭條文章
1.標題
恰如其分的標題黨得天下,而好多人經(jīng)常頭痛的是怎么去選標題,好像別人的標題都出花了,自己敲破腦袋都想不出一個。
下面是一批例子。通過這些例子,我這要告訴大家,找標題的本質其實就是找角度,你不知道怎么做標題,就是不知道從哪個角度切入。
先看一下去年王寶強案的幾個標題:
因為平臺會削減同主題事件的權重,所以追熱點的重點是不能盲目跟風。比如,他說王寶強離婚,你也說王寶強離婚,后面又跟個王寶強離婚,這會大大削減權重。真正蹭熱點的手法應該是從不同角度去切。
歷史往往輪回,仔細解剖一次熱點,收集好角度,能用反復使用多次。這不,今年,白百合又來送了類似的熱點,搜集過的角度,正好能用上。
下一個例子,先給大家看一張圖:
這就是“主題相似,削弱權重”。另外,建議大家首發(fā)今日頭條,再發(fā)微信,因為今日頭條能夠用全網(wǎng)比對來識別原創(chuàng)。
這就意味著,王寶強事件曝光后,大多數(shù)人只會跟風說他離婚了(同主題),而不知道用戶已經(jīng)知道他離婚了。
其實,用戶更想知道的是例如寶強老婆長什么樣、宋喆長什么樣、宋喆還做過什么事、事件有哪些最新進展,甚至還有哪些明星被戴過綠帽子,這一切,都是“同熱點異角度”。
寫文章時,這樣的角度少嗎?文章中,只有王寶強,馬蓉,還有宋喆這三個名字,就踩中了大熱門、大標簽,然后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就很可能成為爆文。
再教大家一個套路——平時多搜集好標題。這次王寶強出事,以后或許還有其他類似事情。
另一個玩法就是,收集好標題,抽出標題里的詞匯,囤進自己的詞匯庫,下次起標題時,直接拼裝,名詞動詞一組合。那很快就能拼出很多標題。
很多人不會做標題黨,是因為只有單線思維,不會想世界如此豐富多彩,你不但可以說王寶強,你還可以說王寶強的帽子、衣服等等。這些角度都比你僅僅死咬著他離婚這件事更能撩撥用戶。
2.配圖
標題可以跟三張略縮圖互為注腳,標題和圖片相匹配,勾魂奪魄。
打磨產(chǎn)品先標題,接著就考慮略縮圖,別用死板的圖片。三張圖絕對好過一張圖,因為三張圖在客戶端展示是一個標題下面有三張圖,而如果只做一張圖,這張圖會放在標題右側,不利于吸引讀者眼球。
文章內(nèi)容篇幅一定不要長,除了讀完率,方便別人評論,還有一個原因是,花費太多時間精力,賣力不討好,其實只要踩到關鍵詞其實就夠了。
至于怎樣踩熱門關鍵詞,可以搜微博熱搜,百度搜索風云榜,還有今日頭條本身一些比較熱的文章,綜合起來,就能提高你的熱點感知度。
3.評論
很多時候,一篇文章只需要給觀眾一個引子,一個話題,去配合用戶的情緒,讓用戶想做點事情。
一個完整的產(chǎn)品必須包括評論。大家肯定知道網(wǎng)易蓋樓,五花八門。其中的重點,就是明白用戶心理。
一個技巧是去看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平臺上的爆文熱門評論,收集3-5個,每一個評論都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比如,有人寫個帖子說謝霆鋒的爸爸多么有實力,底下肯定有人不同意,說某某人比他更厲害,那你就去寫那個人。
總之,你要根據(jù)這個平臺的用戶特點來設計內(nèi)容。點燃他們的火柴,其實都在他們說的話里面,就是那些熱門評論,那就是他們情緒的 G 點。
把用戶評論的觀點,比如某個用戶提到一個人,你百度搜索他的簡介,接上三五個觀點,直接在評論里找,就可以形成一篇文章的雛形。
有時候,用戶的評論就已經(jīng)幫你擬好了標題,然后說不定下面幾樓就有觀點,你加圖片配合就好。
有時候,明星發(fā)一條微博,你都有無數(shù)角度來寫。比如,看李晨的微博:
大意是范冰冰給李晨煲了個愛心蓮子湯。你看評論,無數(shù)網(wǎng)民紛紛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在下面堆砌了一大摞的評論。
這些熱評都是非常精粹的那些觀點,你從中選擇角度和觀點,甚至是標題,然后再找?guī)讉€具體觀點,配上李晨跟范的圖片,用戶很容易興奮。
大眾其實都會下意識暴露自己的情緒,那些點贊最多的就已經(jīng)說明了他感興趣。
要注意一點,寫的東西千萬不能性冷淡,一定要充分調動用戶的情緒,讓她們非常想表達些什么,這樣才有互動量。用戶的互動量就是你流量發(fā)動機,流量原子彈,不斷把你的內(nèi)容分發(fā)給更多人。
另外,文章本身最好只是一個引子,評論區(qū)是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又能引申出一個非常重要的玩法,就是你平時可以收集一批熱門評論。
當一篇文章獲得比較高的推薦量或閱讀率,你可以發(fā) 5 到 10 個經(jīng)典評論,這本身就能引導用戶點贊或表達想法。
更高級的就是在無形中可以去觸動用戶的情緒,這對內(nèi)容功底有一定要求。寫得文章越多,就越能預料用戶會評論什么,該怎樣把控節(jié)奏,這都是熟能生巧。
4.如果用戶不太愿意互動,該怎么辦?
其實,每篇文章都能傳遞一些東西,內(nèi)容中可以摻雜一些命令,引導用戶跟你互動,驅動他去點贊評論。比如,評論點贊前十名有獎,目前平臺官方都鼓勵有限度引導用戶。
最后說幾句,雖然平臺在不斷調整策略,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偨Y一下:爆文=搞定平臺+搞定用戶。按這個思路,做完整套流程,不能保證 100% 產(chǎn)生爆文,但引爆的概率絕對會大大提高。
標簽:中山
肇慶
新鄉(xiāng)
云浮
南充
三亞
錫林郭勒盟
南昌